振奮新明 第八十七章 被火箭炮帶偏的明末戰場
更新:02-24 22:18 作者:小波不停 分類:軍事小說
測試廣告1一個穿越者對世界能有什麼大的影響?穿越到明末已經三年多了,李振新以為自己這隻小蝴蝶至今為止,並沒有做出什麼改變世界的大事。大筆趣 m.dabiqu.com但事實是,他已經憑一己之力搞的世界硝煙瀰漫了。
搞亂世界的並不是李振新大力發展的毛紡織業和搪瓷產品,也不是燧發槍而是當初為了應急,仿着後世的墩子炮做出來的土火箭連發筒。現如今這玩意有個非常響亮的名字連珠炮。
自從去年年中,通過陝北義軍大量流入戰場後,連珠炮就一發不可收拾的迅速擴散出去了。
率先大規模投入戰場的並不是抗清武裝,而是滿清的軍隊。他們通過在戰場上繳獲的火箭筒獲得了仿製的原型。然後就利用成熟的兵器生產能力,大量的仿製了這種簡單實用的武器。並快速的投入到了戰場上。
仿製的連珠炮運用到戰場以後,效果特別好。尤其是在南方戰場上,很多首次接觸到這種飽和火力攻擊的抗清武裝,幾乎是一接觸就潰不成軍。
原本就沒能力和清軍正面交戰,現在又遇到了這種兇殘無比的火器,那局面就更慘了。所以在最初的幾個月,好多抗清武裝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損失,接連潰敗。
這種局面在賀珍退入川北之後才有所緩解。退入川北的賀珍也帶去了不少連珠炮。在川北賀珍和李過等抗清武裝的戰線聯繫上了,自然這種先進的武器也通過技術交流被共享給了其他抗清武裝。
與清軍相比,抗清武裝分佈分散,聯繫時斷時續,自然為兵器製造上也無法進行產能共享。所以連珠炮的產能和裝備率就沒法和清軍比了。
但抗清武裝也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他們的創造力和魔改能力。有了連珠炮的原型以後各個抗清武裝結合自身的特點,充分發揮了山寨創新能力,對這種兇殘的火器進行了大幅的魔改。
南方地區盛產竹子,很多抗清武裝很有想像力的把發射筒改成了竹筒。竹製的連珠炮除了使用壽命太短以外,其他方面並不比鐵鑄的差,而且製作工藝更簡單,成本更低,還更輕便。這玩意最簡陋的土作坊就能搞,非常適合游擊區兵工廠的生產。
除了對發射筒的材質進行魔改以外,各路抗清武裝還開發出了各種型號的火箭筒。什麼單發的火箭筒,三響的火箭筒等等亂七八糟的古怪樣式層出不群。
要說魔改最兇殘的還得是新封的延平郡王,國姓爺鄭大木。他根據土火箭筒開發出了一種,影響世界海戰近半個世紀的火器。被後人稱為延平颶風炮。
延平颶風炮是結合李振新的墩子炮和傳統的大將軍炮。直接把十幾門類似大將軍炮的鑄鐵火筒組合在一起裝到戰船的甲板上。發射的時候,就像颶風襲擊一樣恐怖。
這玩意一投入到戰場上,就造成了恐怖的影響。大木同志用他的戰艦,帶到靠海的城下,然後轟上一輪颶風炮,嚇的守城的敵軍瑟瑟發抖,接着在楊帆遠去。搞的沿海的清軍整日提心弔膽,最怕遇到這種不講武德的年青人。傳統的火炮都是點到為止,可這玩意兒是一點情面都不講,上來就是一頓亂拳啪啪的打臉,就是被蹭一下也讓人承受不住。
也就是財大氣粗,船隻眾多的國姓爺能搞的了這種東西。就像虎威軍這種陸地步兵武裝,即使是做出來也沒法用。延平颶風炮最大的優勢還是在海戰上,在海戰中一旦被裝備了這種火炮的戰艦咬上,那就是徹底涼涼了。
特別是這種火炮可以裝備到行動靈活的小型船隻上,然後通過抵進攻擊的方式對大型戰船形成飽和式毀滅轟炸。遇到一波這樣不講理的炮擊,幾乎就是遇到了世界末日。
自從有了這種火炮,鄭成功的船隊幾乎就成了東亞海面上無敵的存在。不管是滿清不成氣候的水軍,還是西班牙人,荷蘭人的艦船,都被打的聞風喪膽。
延平颶風炮的出現甚至硬生生的改變了世界海軍的發展潮流,之前主流的海軍發展方向都是船隻越大越好,火炮的口徑也是儘可能大,儘可能打的遠。可這種火炮出現之後,越大的船隻被咬上的概率就越大。在命中率基本靠運氣和密度的時代,火炮的口徑大其實起不到必然的效果。
所以自鄭成功魔改火箭筒以後的一段時間裏,世界海軍的主流發展方向被徹底帶偏了。大家都不敢造大船了,越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