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狂士 第1827章:調虎離山博覽會、國舅上場、任我胡為
那些歐洲商人從美洲開採黃金和白銀,然後就可以到大明來換取絲綢瓷器和茶葉。
這給歐洲的貿易帶來了極大的好處,同時也造成了巨量白銀向大明流動。
截止到鴉片戰爭之前,中國和外國的貿易一直都是這個模式……但他們掠奪白銀來大明買東西,對歐洲來說成本很低,對咱們大明而言,卻要付出海量的物產!所以發行貨幣勢在必行,而這貨幣的影響力,必須要在整個歐洲通行才可以。
這件事雖然任重而道遠,但是天元票號的銀票顯然已經走出了第一步。
在這之後,沈淵只要用天元票號鐵打的信譽,就能維持銀票的流動蔓延到歐洲。
當然這裏邊也需要大炮的力量,真里永遠在大炮射程之內!……同時沈淵也把海外採購來的橡膠和原料,還有大量的資金人力,投入到科技研究這方面,隨時等待着在科技領域的厚積薄發。
在他看來只要自己做好第一步,大明朝的工業體系就會被他帶入正循環……這裏邊最關鍵的,就是讓科技變成利益這一步。
只要讓大明百姓看到科技給他們帶來的巨大收益,它就會像一頭瘋狂的野獸一樣開始狂奔……這在歷史上是早就經過了驗證的。
而沈淵也正在拼命搖動着這個機器,想讓它自己運轉起來……現在看來,這個目標已經不遠了。
……所以他才不管外邊這些人怎麼嚷嚷呢,我發我的財,你罵你的街……自己的成功才是對敵人最大的打擊!沈淵這邊把商貿整理得井井有條,他的情報、軍隊、商業、科技這一條條發展線路,也開始漸漸整合起來。
可是外面的世界依舊不平靜,沈淵的心裏有數,距離那個時刻……越來越近了!……眼看着京師的九月,天氣開始漸漸涼爽,可是西北災民因為糧食絕收,卻已經開始漸漸頂不住了。
這個時代的農民,就指着春種秋收過日子,而且北方的冬季寒冷漫長,所以大多數糧食只能收穫一季。
對於農戶來說春荒最難,這時候北方大地上連草都沒長起來,百姓只能靠着去年收穫的糧食過日子。
一般的貧苦人家往往掰着自己的手指頭,數着有限的存糧,生怕吃不到秋收的時候。
他們每天吃飯的時候都要仔細地稱量好,多吃一點都怕自己捱不到秋季,因此浪費糧食的行為,也被那些百姓視為最大的罪惡。
等到夏天到來的時候就稍稍好一點,畢竟園子裏有各種瓜果菜豆,哪怕是挖野菜配點糧食,也能將就把日子給頂過去。
在這之後一到秋收時分,如果能多打幾斗幾升,稍稍有一些盈餘,他們就可以給家裏的大人孩子做件衣裳,添置個棉襖什麼的。
所以可以想像,這場從春天就開始的大旱,一直到夏季無雨引起的糧食絕收,會給百姓造成何等的絕望!他們家裏面稍有積蓄的趕忙購買糧食,期望能度過這次的荒年。
而家徒四壁沒什麼可賣的,就只能等死……西北一帶受災的各縣就是這種情況。
災情一旦發生,若是得不到賑濟,他們就會被逼得賣兒賣女,甚至把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以極低的價格賣給地主……所謂土地兼併,就是在這樣的年份開始的。
或者他們被逼借下利滾利的閻王債,以至於一生一世都被債務壓得抬不起頭來。
然後在他們即將餓死的時候,就會有萬千流民迫不得已,出門去找活路……剛開始的時候他們還可以到城裏去要飯。
可是這樣的災民一多,無論是什麼樣的城鎮都接納不了,隨即就會關閉城門。
而災民知道走遠了也是死,他們就會懷着僅有的一絲希望,匯集在城牆外面。
這些人的絕望越來越強烈,他們明知道衝進城裏,就有能讓他們不會餓死的糧食。
當他們發覺自己等下去也是死,拼命也是死的時候……起義爆發了!而這個時候,真正有錢有糧食,能夠救助災民的那些人。
卻在趁機抬高糧價獲取暴利,或是把田地趁機賣到自己手裏,他們只需要付出極低廉的價格就行!這就是土地兼併的真相,也是三百年治亂循環的起因。
因為沒有田地的人越多,災民就越多,絕望的人就越多!在各個朝代,所有的君王都害怕這樣的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