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1158 三百七十六 耶律元宜選擇退軍
完顏亮不喜歡用完顏氏的族人,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他數次安撫耶律元宜,讓他一邊涼快去,老老實實做事,不要有事沒事想着姓完顏,姓完顏有什麼好的?
完顏亮這樣的做法其實也可能是出於對金太宗一系戰功赫赫的完顏氏親族們的不信任。
他想要任用更多的契丹人和漢人高官,不想用完顏氏做高官掌權,以此傳達自己的政治訊號,讓契丹人和漢人向自己靠攏,鞏固自己的權勢,進一步打壓完顏氏皇族。
但是總有那麼些處境特殊的人並不領情。
比起前途和政治處境,他們更在意自己的姓氏和身份。
比如耶律元宜。
他需要完顏姓氏塑造自己的身份認同,與此相比,仕途可以稍稍往後排,而且他真的不認為金國朝廷就真的會一直打壓完顏氏。
這只是權宜之計。
外姓外族人的飛黃騰達是一時的,完顏氏的皇族身份才是一世的。
耶律元宜為此對完顏亮非常不滿,而這種不滿已經深埋於心底很久了,儘管他步步高升,做了兵部尚書,權勢很大,但他依然不高興。
這一次出征,完顏亮對他說因為信任。
因為完顏亮信任他,所以讓他領兵出征,但是他總覺得完顏亮不安好心。
南邊光復軍聽說有幾十萬人,而且戰鬥力很強。
當初完顏阿鄰帶着兩萬精銳騎兵南下討伐光復軍,結果硬生生被對方吃掉了一大半,自己還死了,只有極少數人狼狽地逃了回來,損失慘重。
這種情況下只讓他帶兩萬人出征,這不是趕着去給對方上菜嗎?
主力大軍的先鋒?
投胎的先鋒吧!
雖然出征之前,樞密副使徒單貞和他密談一次,讓他知道皇帝的真正用意不在於打大勝仗,而在於獲得哪怕僅僅只是一場的小勝。
可越是如此,他越是感覺完顏亮是在坑他。
他的出兵是權宜之計,是皇帝為了安撫人心而做出的無奈舉動,他的真正任務也不是取得多大的優勢,而是儘可能的打個勝仗,報個捷。
只要報個捷就可以了
但是這難道很容易嗎?
對方幾十萬人,自己只有兩萬人,對方還不是什麼烏合之眾,是幹掉完顏阿鄰的鐵血雄師!
耶律元宜認識完顏阿鄰,知道完顏阿鄰到底有多少真才實學,而完顏阿鄰就是在蘇詠霖手底下戰敗的。
兩萬鐵騎,就那麼戰敗了。
當時對方肯定沒有現在那麼強,現在這個時刻,自己也還是帶着兩萬兵南下,其中還只有三千騎兵……
光復軍難道知道完顏亮的真實目的?
然後和自己一起演一出雙簧?
開什麼玩笑!
他們萬一以為是金軍主力南下,然後把自己的主力也帶過來,接着一看!好傢夥,才兩萬人?
這不是要死嗎?
皇帝這手筆也是夠大,兩萬兵,一甩手,就當了炮灰了?
完顏亮啊完顏亮,你的心腸未免也太狠毒了吧?
耶律元宜滿腹牢騷,卻不得不進兵家裏人都在完顏亮手上,身家性命都被人家把持着,還能怎麼辦呢?
於是耶律元宜只能硬着頭皮率領軍隊一點一點往南邊挪,想着能拖延一點時間就拖延一點時間,最好能拖到皇帝親自率領大軍南下,大不了被貶斥,總好過白白送命不是?
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兩萬軍隊南下,還是要給它配備足夠的糧草。
水運的便利還是很強的。
紇石烈良弼給先鋒軍湊了二百多隻船,來來回回運送糧秣,比大軍要更加深入敵境,還有一些船隻跟隨大軍,和大軍一起前進,保護大軍糧草裝備的同時也接受大軍的保護。
根據情報,耶律元宜得知不久以前進攻雄州和霸州並且佔據上風的光復軍軍隊全面南撤,可能是得到了金軍即將進軍的消息,所以主動南撤,去做準備去了。
他們肯定在某些堅固的防禦設施里等着金軍的到來。
想到這裏,耶律元宜就覺得心驚膽戰,不知道那些狡猾可怕的賊軍到底給他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