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之國 第200章 簡單還是難?_頁2
非常發達,相對能夠充分利用牛、馬等牲畜的力量。比如牛的主要力量是牽引力,挽具便主要是使用拉力。馬、驢、騾既能拉又能馱,力量便就分解成了壓力和拉力。
面對這種差別,後人的分析則很古怪。一種常見的看法,是四輪馬車更先進,特別是歐洲車輛有轉向器的設計,可以方便拐彎。而中國沒有發明轉向器,只能使用落後的兩輪馬車。
這種觀點,是在中國民間對歷史的興趣變得濃厚起來,與幾種西方先進的思想一起出現的。王宵獵也曾經被這種觀點吸引,仔細研究四輪馬車和二輪馬車的區別,其優劣如何。可惜,翻遍了各種資料,除了網上一些人分析,嚴肅資料中一無所獲。後來不死心,自己去學車輛的知識,試圖進行分析。真正試圖進行科學分析的時候,王宵獵才發現,這不是一個自己能完成的任務,同樣也不是網上那些人能夠完成的任務。網上所謂四輪馬車研究,基本沒有科學依據。
車輪是司空見怪的,但對車輪進行科學的動力學分析,卻非常複雜。嚴格地說,初中和高中教育都沒有相關內容,絕大部分的工科本科專業同樣沒有。具體到兩輪馬車和四輪馬車,想進行科學分析,不要說僅具有高中知識,甚至只有初中知識,是完全不可能的。一般的大學生,也完不成這個任務。
對馬車的分析,不但要有車輛的知識,還要有牲畜的品種、力量的知識。僅對於車輛來說,不進行科學分析,僅僅用簡單的比較。現代載重的貨車,都傾向於把一部分重力,分解一部分作為對動力部分的壓力,從而產生向前的動力,這是兩輪馬車的特點。載人的車輛,則一般不會這麼做,提高舒適性,這是四輪馬車的特點。也就是說四輪馬車的特點適合載人,兩輪馬車的特點適合載物。更進一步,還跟牲畜的力量輸出是牽引力還是馱力有關。牛是牽引力,馬是既有馱力也有牽引力,有不同區別。
這只是簡單的類比,不是科學分析。實際科學的分析,需要的知識非常多。
歷史的現實,中國在建國沒有多久的時候,從蘇聯引進了三套馬車。開發東北的時候,三套馬車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很多人都聽過三套馬車的音樂、故事。蘇聯的三套馬是四輪的,而中國引進之後就改成了兩輪的。當時已經是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由技術人員完成,他們的選擇顯然不是沒有道理的。雖然這個道理可能在理論上非常複雜,一般的技術人員也講不清楚,但他們有實踐。
實際上對四輪馬車網上的議論,代表了一個時代的思想傾向,更代表了文人的一個毛病。最初對這個問題進行議論的人,思想上比較西化,認為中國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是比較落後的。特別是在科學和技術上,與歐洲相比是落後的。真正進行科學的分析,他們實際上無法做到。所舉出來的理由,大多都是初中、高中知識,實際連車輪都解釋不了。比如最常見的解釋,四個車輪能把車支撐起來,兩個車輪無法完全平衡重力,四輪當然比兩輪省力。實際上真實的車輛,恰恰需要這個重力,轉化為向前的驅動力。
而文人有一個毛病,對於自己不熟悉的問題,非常喜歡發表意見。對四輪馬車進行科學研究,需要非常多的知識,是普通人不具備的。但對這個無法研究的問題,不知有多少文人,跟在最早提出此意見的人後面,又洋洋灑灑不知道說出了多少理由。直至一個錯誤的說法,成了一部分人的常識。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為知也。我們很多人實際上沒有這個胸懷。
用牲畜拉車,概括來說,四輪舒適性高,最好用來坐人。兩輪則載重多,適合拉貨。而中國歷史的大部分時間,都硬性規定官員的乘具不可以舒適性高。與其說中國用兩輪,說明了中國古代發明不了四輪馬車,不如說中國完善的挽具,更適合用兩輪。
(歐陽修有句話,「不立異以為高,不逆情以干譽」。對於四輪馬車,在歷史類作品裏幾乎已經成為一個常識了,我本來不想再說,免得惹人生厭。但對這個問題,最早我也想用在自己的作品裏,查了許多資料,花了很多精力。最後的結果,就是本章里所說的,作為一點知識分享給讀者吧。)
re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