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之國 第108章 金銀粽子
鄧州治穰縣。燃字閣 http://m.ranzige.com地方平曠,土地肥沃,人口眾多。由於以前的溝渠大多荒廢,種水稻不多,大多數土地種的都是小麥。五月初的時候,小麥成熟,田裏一片金黃的麥浪。
王宵獵與汪若海一起,帶着州里縣裏一眾官員,與百姓一起出了北門,看今年割麥。
到了選好的地邊,早有父老上來,向王宵獵等官員敬酒。
飲了酒,焚了香,王宵獵讀了早寫好的禱文。而後汪若海上前,也不用底稿,口佔一篇,謝上天去年風調雨順,百姓喜獲豐收。百姓一片歡呼。
兩個老者上前,一人捧一把鐮刀,對王宵獵和汪若海道:「請官人割麥!」
王宵獵接了鐮刀,與汪若海一起下田,每人割了一把麥子。早有一邊的吏人接住,拿過去放在擺好的香案上。官吏與百姓一起禱告。
王宵獵放下鐮刀,看有一個老者安置了田漏。一排青壯一起下田,高聲唱諾。隨着一聲令下,眾人揮起鐮刀,一片一片的麥子在他們身旁倒下。
牛皋上前,低聲對王宵獵道:「制置,諸事已畢,我們要不要立即回城?」
王宵獵道:「不急,我們在這裏看一看。自去年回汝州,這是第一次喜獲豐收,不比尋常。百姓們歡喜異常,其實我們又何嘗不是?有了今年的麥子,許多難關就能過去了。」
牛皋稱諾。靜靜地站立一旁。
看着田裏的麥子,王宵獵心裏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
人人都說今年的收成好,非往年可比。穰縣的麥子據說一畝可產兩石,甚至更高,遠不是平常說的畝收一石。一畝三斗稅糧,還能夠剩下一石七斗。哪怕是租了田來種,交了稅糧,再與主戶平分,平常客戶一畝地也可以收糧八斗多。一戶按二十畝地來算,一家也有近二十石到三十多石麥子。
可在王宵獵的眼睛裏,實在有些彆扭。前世也看到過地里的麥子,與眼前的完全不同。前世地里的麥子什麼樣子?密密麻麻,麥穗很大,一鐮刀下去很可能割不動。可現在的地里,麥子稀稀拉拉,麥穗看起來很小。一把握住得再多,一鐮刀也輕鬆割斷。對於一個壯漢,割麥子並不是十分重的活。
如果在前世,麥子長成這樣,主家必然傷心欲絕,很可能就不要了。這種麥子收回家去,產的麥粒可能不如收的成本高。可在這個時代,這就是豐收了。
一畝兩石,也不過是兩百多斤而已。王宵獵前世動輒過千斤,兩者差距有多大?畝產過千斤,一個家庭有五六畝麥子,收穫就非常吃力。可在這個年代,一個家庭正常就要十多畝,甚至二三十畝。不是這個時代的人能幹,而是這個時代的產量太低了。
前世中國化肥產量不高的時候,有個元帥自己種了麥子做實驗田。精耕細作,使用農家肥,一畝小麥產量也不過七百斤。沒有化肥,水、肥、種保證齊全,也就差不多如此了。而在這個時候,一畝小麥極限產量也不會超過五百斤,大田能有三百多斤,就是罕見的豐收。
沒有多少時候,割麥的人就到了田地的中央。指揮割麥的老者敲了一聲鼓,催促眾人。
宋朝農忙的時候經常結成社,農人們會集體勞動。下地之前,田頭支起田漏。按着時刻,大家應該一起來回,重新回到地頭。這是借用軍事紀律,來指導農業生產。並不像後世,一家一戶,各自在自己地里勞作。特別是川峽地區的百姓,種稻的時候使用耘鼓,幾十戶一起勞作。那一帶地狹人稠,經常由一個頭領帶着,出川到地多的地方種稻。
站在地頭,看着忙碌的人們,王宵獵就像看到了這世間的希望。從去年秋天回汝州,自己做了許多事情。可一直沒有收穫,總讓人心裏七上八下。從今天開始,地里收糧食了,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如穰縣這般,一畝收二石,一縣就產糧一百餘萬石。有了這糧食,軍隊就不怕餓肚子。軍隊能夠穩定下來,整個社會也就能夠穩定下來了。
呼了一口氣,王宵獵舉目四望。不遠處水塘的波紋映着光,旁邊有黃牛在悠閒地吃草,成群的鵝鴨在嬉戲,還有一群羊在玩鬧。不遠處是桑林,正長得茂盛。村子掩映在大樹中,一派安靜閒和的景象。
這是一片富饒的土地,這是一群勤勞的人們。在這樣的地方,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