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王爺 第419章 趙桓求和割三鎮
更新:10-07 13:19 作者:飄雲千里 分類:軍事小說
測試廣告1 次日趙桓下詔,要求抓捕擅殺內侍之人,並禁止上書。樂筆趣 m.lebiqu.com王時雍還想降罪於太學諸生,於是士民們再次大嘩。趙桓於是又派遣聶昌去宣諭,令太學士們靜心求學,不要干預朝政。趙桓還說要用楊時為國子監祭酒,太學士如果有所上陳,也可由楊時代為上奏。諸生都大喜道:「龜山先生到來,還有什麼說的!我等自然奉命承教。」
楊時字中立,號龜山,祖籍弘農華陰,南劍西鏞州龍池團人。楊時少年時聰穎好學,善寫詩文,人稱神童。幼時他讀佛學,少年攻讀儒學。八歲能賦詩,九歲能作賦,得到人們稱讚。楊時少時在將樂含雲寺讀書。十五歲時,在邵武遊學有名聲。二十一歲,赴禮部考試。熙寧九年,楊時中進士。他中進士後,被授予汀州司戶參軍。他以有病為由,沒有赴任,專心研究理學,著《列子解》。
熙寧、元豐年間,程顥和弟弟程頤在河南講授孔子和孟子的學術精要,洛陽等地的學者都爭相拜他們為師。楊時在潁昌以學生禮節拜程顥為師,師生相處得很好。他與游酢、伊熔、謝良佐,成為程門四大弟子。程顥曾經說道:「楊時學起來最為輕鬆,一點就通。」當時程顥的弟弟程頤從涪陵講學歸來,聽程顥提起程頤的故事,也十分稱讚道:「現在就如此自信,以後誰能夠超過他呢?」
楊時學成回歸時,程顥目送他遠去,曾經感慨地說道:「我的道學思想會向南發揚光大了!」元符年間,學者多從佛學,但楊時只衷心理學,所以程顥十分感嘆道:「現在做學問的人都泛泛空談佛道,只有楊時和謝顯道有長進!」兩年之後,楊時赴徐州上任;同年八月,他完成《莊子解》的著作。
程顥去世,楊時聽說後,就設立了程顥的靈位哭祭,又用書信訃告一同跟從程顥學習的人。他又到洛陽去拜見程頤,此時楊時已四十歲了。一天,他拜見程頤,程頤正閉着眼睛坐着。楊時與同學游酢就侍立在門外沒有離開,等程頤察覺的時候,門外的雪已經一尺多深了。這就是有名的程門立雪了。
程頤被他們誠心求學的精神所感動,更加盡心盡力教授。楊時不負重望,終於學得程門理學真諦。楊時學成後,回到南方繼續潛心研究和傳播程氏理學。他為了弄清楚張載《西銘》裏闡釋的道理,專門寫信向程頤請教。
紹聖元年,楊時到瀏陽任知縣。任職四年,他救饑荒,大行仁政,深受百姓愛戴。同時在瀏陽建有飛鷃亭、歸鴻閣,自己作記。後來以飛鷃亭為主景的「飛鷃芳草」、以歸鴻閣為主景的「鴻閣斜陽」都成為瀏陽八景之一。他在瀏陽作有《瀏陽五詠》、《縣齋書事寄張世賢》等詩作。楊時任知縣時在瀏陽城南講學論道,傳播理學,很多士子向他問學。
崇寧五年,楊時奉敕差充對讀官,轉授浙江餘杭縣知縣。奸相蔡京藉口便民,實際是為其母築墳圈地。楊時不畏權貴,堅決抵制其害民之舉;並且揭露和批評蔡京專權、惡政虐民的罪行。
蔡京、童貫、朱勔、王黼等為了迎合趙佶,大肆搜刮民間奇珍異寶,建龍德宮。朱勐主持的蘇杭應奉局,用來運送奇花異石的船隻就多達兩千多艘。朱勐還乘機敲詐勒索,大發橫財。百姓怨聲載道。楊時對他們的行徑深惡痛絕。
他憤然寫道:「現在全天下上至朝廷大臣,下至州縣官吏,無不專事欺上瞞下,朝廷已無可救藥」「大臣不但不尊從皇帝的命令,有關部門也不履行職責,遵守綱紀。把王法放在哪裏?」他批評朝廷:「現在天下的百姓為了逃避工役,都紛紛拿錢代替服役,而這些錢又通通進了當權者的腰包。運往汴京西城的花石綱的危害尤為大,那些人都藉此斂財。之前皇上試着罷免花石綱,詔書上的墨還沒有干,而運送花石的船就已經首尾相接了。現在雖然再次頒佈了之前的詔令,但禍根不除,天下有誰會相信呢?」
政和二年,楊時赴蕭山任縣令。當時蕭山縣城周圍農田易旱易澇,連年受災。鄉民曾多次要求將低田蓄水為湖,以灌農田,都未實現。楊時因此一再上疏,懇請朝廷減輕農民賦稅。楊時到任後,率領百姓築湖。湖取名「湘湖」,即使大旱之年,仍然有過半農田可以得到灌溉。而且「湖中多產魚鮮,又有蓴菜,可炊以療飢」。
宣和六年,經過張舜民推舉,趙佶召楊時為秘書郎。楊時上書《與執政論時事札子》,建言十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