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佑的大唐 第三百零四章 襄州八百里加急
更新:09-18 08:52 作者:西關鈦金 分類:軍事小說
「房兄...大唐是如何應對大疫的...!」
敦化坊中,李佑這段時間一直都在詢問大疫的防治方法,而房遺直就是給李佑解惑的人。
而讓李佑感覺很震驚的是,此時大唐的防疫還真的不是那麼的簡單,因為自貞觀開始,大唐已經先後遭遇了三次疫病。
貞觀十年關內河東大疫;貞觀十五年三月澤州疫;貞觀十六年夏谷涇徐戴虢五州疫。
這些大疫死者無數,李世民作為一位愛民如子的皇帝,當然是最着急的,李世民是一個把百姓健康掛在心上的好皇帝,他親自搞了個配方,叫廣濟方,是個專門應對疫情防控的好方子。
可方子發下去後,李世民還覺得不放心,萬一有人看不到,或看到後忘了怎麼辦?於是他趕緊又下一道詔書:
朕頃者所撰廣濟方,救人疾患,頒行已久,傳習亦多,憂慮單貧之家,未能繕寫。閭閣之內,或有不知。償醫療之時,因至夭橫。
性命之機,寧忘惻隱,宜命郡縣長官,就廣濟方中逐要者,於大板上件錄,當村坊要路榜示。仍委採訪使勾當。無令脫錯。大意就是,為了能讓更多人看到這個廣濟方,無論是鄉間還是城市,各地官員務必要把方子內容詳細地刻在路旁的木板上,時刻提醒百姓防疫。
除了這些,李世民還特別重視傳染病的防控,送醫送藥,下詔書減免戶稅,並明令要求地方官員處理好無人收管的屍體,防止再次傳染。
孫思邈還提到了關於水淨化處理。
這個辦法其實很簡單,將配好的藥材沉到井裏,起到改善水質、防控疾病的作用。他說:一人飲,一家無疫;一家飲,一里無疫。飲藥酒得,三朝還滓置井中,能仍歲飲,可世無病。當家內外有井,皆悉著藥,辟溫氣也。
還有就是,唐朝貞觀時期,已經很清楚疫病要如何防治,最重要的就是隔離和掩埋。
唐朝此時已經很明白,屍體是病毒和細菌藉以大量繁殖的最主要載體,處理屍體,也是切斷疾疫流行的一個重要渠道。
人死後若得不到及時掩埋、拋屍田野,病菌很容易會傳給活人。所以官府都非常重視對屍體的掩埋,凡遇大災大疫,一般都有掩埋和隔離死者屍體的做法。
跟着就是坊隔離,開辦慈善機構
這個時候的唐朝,甚至出現了「方艙醫院」...唐代的寺院醫學十分興盛,由僧人開設乞丐養病坊,以隔離收治患病之人。
另外,在唐代兩京宮城中還設有稱作患坊的機構。許多患病的宮女被集中於此,進行隔離和集中救治。
一開始李佑還準備將自己先進的防疫知識告訴唐朝人,可是現在看來,唐朝人的防疫知識不比現代差...所以這也讓李佑真正的放心下來。
這段時間和房遺直的聊天,李佑也知道了房遺直的才華,直接將房遺直收為了自己的心腹。
有了李佑的庇護,房遺直也感覺到了安全,房玄齡還特意的請李佑單獨敘了一次,表達了自己對李佑的感謝,畢竟願意幫自己長子的還真的不是很多。
...........................
就這樣,兩天之後,眼看李佑還有幾天就可以前往現代的時候,這一天長安的溫度終於有所下滑,可是就在這一天,又一個不得了的事情讓本來已經安靜的甘露殿,再次人滿為患。
本來今天是長安最普通的清晨之一,每日清晨,悠揚的報曉鼓聲都會在長安城響起,將這個在睡夢中的國際化大都市喚醒。
由太極宮正門承天門敲響第一鼓,隨後各條大街和各個坊間及寺院的鐘鼓會依次想起,對長安城內的百姓來說,這鐘鼓之聲是真正的「叫早」,一天的勞作會就此開始。
隨着鐘鼓之聲,皇宮大門,各坊的房坊門,當然還有長安城的城門也會依次開啟,城外的旅客們終於可以魚貫而入了。
一早進城人不多,想在長安城的主要街道看看街景那是不成問題的,但是如果您想吃早點,那主街上可是沒有。
雖然主街上找不到吃早點的地方,但是只要您走進了「坊間」,便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早點攤兒了,地方美食應有盡有,完全可以滿足您的胃和味蕾的需求。
可是就在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