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第三百一十九章:閣議
翌日,是個大晴天。
如今天氣漸漸暖和了起來,各個衙門的爐火差不多都息了,但是棉衣卻還沒脫下。
一大早,俞士悅到了內閣,外間的中書舍人便過來通報。
「閣老,再過一刻鐘,首輔大人在西廂房開閣議,請您過去。」
這是前日便通知過的事情,俞士悅點了點頭,略收拾了一下,便出門來到了西廂房。
還沒進屋,他就瞧見江淵和張敏已經到了,見俞士悅進來,兩人也是各自起身相迎。
如今的內閣裏頭,高谷和江淵走得近,俞士悅和張敏走得近,所以進了房中,俞士悅便理所當然的和張敏坐在了一塊。
今天要商議的主體,是禮部所上的關於天子選秀的奏疏。
按理來說,這本沒有什麼可討論的餘地,正旦大朝上,天子的詔旨上頭都寫了明明白白的,底下操持着就完了。
但是,禮部的具體儀注遞上來之後,該怎麼票擬,內閣卻產生了分歧。
按照天子在正旦大朝上定下的最新典制。
天子後宮八年一選,大婚選秀也即是首次選秀最為隆重,廣布天下入選秀女,選皇后一,貴妃一,妃二,嬪四,才人數個,太子冠婚選秀亦同。
其後的選秀,規模則小一些,範圍從各州府縮減到京畿,江南等地,入選的秀女,也僅止於嬪位,選嬪一,才人四。
內閣就是在這個地方,產生了分歧。
按禮部的意思,天子之前雖然已經大婚,但是當時選秀的儀程,是按照親王規制來選。
因此,這次的選秀,應該參照首次選秀的規程,廣選天下秀女,最終入選妃二,嬪四,才人五。
但是負責票擬的高谷,卻認為不妥。
他覺得天下如今疲敝不堪,不宜再為選秀鬧出太大動靜,何況宮中已有皇后和貴妃。
如果參照首次選秀的規程,那麼對於皇后和貴妃有不敬之嫌,且天子已有子嗣,後宮之事不必過於急迫。
因此,他主張正常按照二選,選嬪一,才人四即可,同時,選秀的範圍僅止於京畿地區即可,不宜鋪張。
但是這畢竟不是小事,禮部的奏疏是胡濙老大人親自上的,所以,高次輔便去尋了首輔王翱,共同附奏。
結果王老大人沒說行也沒說不行,只說開個閣議,大家商量商量,這才有了如今的這次閣議。
俞士悅剛坐下沒多大會,門外又來了幾個人。
他打眼一瞧,其中一人是次輔高谷,但是另外的兩個人,卻是他沒想到的。
司禮監太監成敬,吏部天官王文。
成敬倒還好說,司禮監和內閣來往密切,他過來是常事,但是王文就是稀客了。
這位新任的天官老大人,向來可和內閣的關係並不算特別好。
至於原因則是因為,內閣不僅不常見到王文的人,連他老人家的奏疏都不怎麼見。
這就要說到如今朝廷政務的流轉過程了。
按照正常程序來說,奏疏要送到天子的面前,一共有三種方式。
最普遍也最正常的方式,就是先送通政司,然後通政司送內閣,內閣票擬後送到司禮監,司禮監呈送御前批紅。
這是朝廷如今八成以上的政務處理方式,不過,主要集中於三品以下的低階官員和地方上的日常事務。
三品以上的官員以及科道風憲,正常也是這麼操作。
但是他們和低階官員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們是有權參與早朝的。
因此,有些時候,出於某種原因,或許是不想提前暴露意圖,或許是想要一鳴驚人,總之,這部分的官員,有時候也會直接在早朝上啟奏。
這種方式的好處就是快,可以不經任何程序,直接送到御前,如果沒有太大的爭議,天子當場就能批紅。
還有第三種,就是直奏,顧名思義,就是不經過其他部門,也不經過早朝,官員本人直接送到天子面前。
這種上奏的方式,限制就更多,一般用於軍國大事或者重大朝務。
理論上來說,只有六部七卿有資格這麼做,部分特殊時候,一些侍郎也會選擇直奏,但是很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