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第四十二章:冊立太子
聽到成敬的話,朱祁鈺倒是沒什麼反應,接過錦帛,翻開便看了起來。
這道旨意是發給禮部的,倒也不必他來跪接。
展開一瞧,倒是讓朱祁鈺有些意外。
「邇因虜寇犯邊,荼毒我大明百姓,皇帝深恐虜賊禍我大明祖宗社稷江山,不得已而親帥六軍往正其罪,不意虜賊狡詐,皇帝被留虜庭,吾哀痛之下,尚念臣民不可無主,朝廷不可無君。」
「茲於正統十四年八月二十一,於皇庶子三人之中選其賢而長者,曰見深正位東宮,仍命郕王為輔,代總國政,撫安天下。」
「嗚呼,國必有君,而社稷為之安,君必有儲而臣民有所仰,佈告天下,咸使聞知。」
看完之後,朱祁鈺略略皺起眉頭,不過隨即便展開來了。
剛才成敬說,這道旨意是發給禮部的,實際上這個說法不準確,這道旨意,實際上是明發天下的。
只是因為冊立皇太子的事宜,由禮部主管,因而由禮部代為承旨。
冊立東宮是大事,朝廷自有一套繁瑣的規制。
按制,應該由君上下詔禮部,命禮部準備冊立事宜,然後禮部上冊立儀注,經過大臣合議之後上呈天子,天子許可後擇吉日,在群臣百官的見證下行冊立大禮,然後才是他手中這封詔書出現的時候。
換句話說,孫太后直接省略了前面所有的步驟,連冊封大禮都顧不上了,直接便下旨昭告天下。
揉了揉額頭,朱祁鈺嘆了口氣,這就是他這幾日鋒芒畢露帶來的惡果了。
前世的時候,孫太后可是一步步的按照規矩,板板正正地冊立太子來着。
如今這般急切的下旨昭告天下,看來還是急了……
不過雖然沒有行冊封大禮,但是這道明發天下的詔旨,本就是所有儀典中的核心,其他的都是旁枝末節。
孫太后還沒有急昏了頭,至少這道詔旨,是完完全全按照流程來走的。
蓋着太后和皇后的寶印,禮科沒有封駁,禮部也沒有拒接。
甚至為了顯得更名正言順,連旨意的內容,都是由翰林院來草擬的。
這不,上頭還有陳循老大人的副署呢!
也就是說,這道詔旨是經過朝臣認可的,有效的冊立旨意,哪怕沒有冊封大禮,它也會生效的。
朱祁鈺富有深意的瞥了金英一眼,幽幽地道。
「怪不得內閣的二位老大人大早上就到了,原來是為太后錄詔?」
朱祁鈺說得輕描淡寫,金英卻是抹了把冷汗。
這話說的是內閣,但是金英卻不由得想到自己。
成敬能夠想到的事,他不信這位郕王爺會想不到。
孫太后久居深宮,對朝廷儀典並不夠熟悉,能夠這麼準確的把握到冊立的核心關鍵,又能讓孫太后信任的人,只有他金英。
思量了一番,金英試探着問道:「王爺,接下來的奏章,還要先送內閣嗎?」
錄詔是翰林院的職責之一,這封詔書,便是由陳循老大人親筆所書。
若是郕王爺因此而生氣的話,勢必要牽連翰林院。
所以金英不僅是在問票擬之事,也是在問自己。
「送,為什麼不送?」
朱祁鈺倒是擺了擺手,一副不在意的模樣,淡淡的道。
「國政大事,豈可因一人之喜怒而更易之?非為政者所為也!」
這話一說,金英心裏更是七上八下的。
郕王看似說的是票擬之事,但是焉知他不是在暗諷太后娘娘不顧禮制?
不過話都說到這了,也就不好接下去了,金英便退到一旁,命人去內閣傳諭了。
金英怎麼想的,朱祁鈺是不知道。
但是天可憐見,他是真的沒有別的意思。
當前的局面,宮中大權和京營的大權,還在太后的手中,冊立之事他是攔不住的。
更何況,冊立太子是符合禮法的,他也沒有立場去阻攔。
相反的,這個局面之下,冊立太子其實是對他有利的!
冊立之事和皇位傳承緊密相連,一旦提起冊立之事,勢必要議論皇位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