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後我靠嚶嚶嚶成了團寵 161被耍了
測試廣告1 平心而論,哪怕不討論這件事情本身的對錯,季鴻才也不能算是個聰明人,真正的聰明人,才不會貪圖這一點蠅頭小利,他要是真的聰明,天災是可以被利用起來的,哪怕是他真的貪心,但是只要能基本上保證好百姓的生活,朝廷也不會責怪他,像他這樣,和譚貴一起,一次又一次的貪墨朝廷的銀兩,朝廷就算是起初沒有發覺,但到後面就難說了。墨子閣 www.mozige.com
三年大旱,滄州對於朝廷來說就像一個無底洞一樣,朝廷那邊又不是傻子在做事,怎麼每年都要那麼多米糧銀錢,但是傳來的消息就沒一個好的?
不過季鴻才選擇了跑路,可他也不想想,他能跑到哪裏去,下半輩子躲躲藏藏,等到了死的那一天都要抱着珠寶下棺材。
季鴻才的妙計就是,反正眼下滄州已經不行了,不如他們兩個捲款跑路,將朝廷送來的所有米糧都私吞了,反正百姓也不可能知道這些米糧的下落在何處,不僅如此,他還非常貼心的向百姓提出了解決的辦法——去京城。
為什麼是京城呢?因為長久以來,季鴻才一直都和百姓們宣揚說,京城那邊是知道現在滄州的情況下,也早就在想解決的辦法了,已經為滄州人安排好了食宿起居的東西,只等着他們過去了,只是這些東西的運營也需要成本,所以才需要十兩銀子。
這便是一箭雙鵰。
按照常理來說,京城離滄州是稍遠一些的,百姓們就算是要逃難,也不會想要去京城,而會去更近且發展更好一些的南省,而如果這樣的話,人多口雜,滄州的事情就難免會傳出去,他們不能讓這事傳出去,就着重說了京城。
但是進京城有門檻,一是路途遙遠,二是需要銀兩,百姓們也想到了這一點,但是季鴻才前面說了,這十兩銀子實際上應該算是他們在京城的飲食起居所需的銀子,人嘛,肯定是想往高處走的,如果能在京城安身立命,那不比在滄州這個地方好?於是乎,心動的人就多了。
就算是真的有人去了京城,又幸運的還有銀錢生活的話,他們日子過得不錯,總不至於還去京城找哪個大官告發他,更何況這官官相護,如今百姓便是連稚兒都明白這個道理。
可以說季鴻才非常巧妙的把人群分成了兩類,一類是窮的,一類是有錢的。
窮的呢,其實根本沒有錢去京城,但是在季鴻才的屢次指引下,也只會想着如何去京城,並且潛意識裏認為只有去了京城才能安身立命,這樣的人,本身沒有錢,也沒有其他東西,要麼選擇拼了一把進京城,然後在半路上餓死,或者在城門口被攔住,然後在京城外餓死。
或者是去了相鄰的幾個州,但是那也無傷大雅,一小撥人罷了,去了那裏也只能做乞丐,誰會在乎乞丐的意見呢?沒有人。
有錢的就更不用在意了,自古官商勾結,那些有了銀錢的,除了極其少數會同情心泛濫,想要接濟接濟窮人的,大部分都選擇了離開,隨便去了哪裏,反正和他們沒有關係。
但是畢竟季鴻才也只是個師爺,並不是神仙,他以為的大部分人都是像祝家那個廚娘那樣,有點小錢,但是並不太多,做了一輩子的乖巧老百姓,他們只會慶幸自己在京城過上了比曾經好的日子,但是並不願意惹是生非,所以他們的事一時半會也不會暴露。
但他忘了,有一部分人,是像劉順平那樣的,家裏很窮,但是偏偏有一股倔強在裏面,他們不相信進京城居然真的要收銀子,他們想把滄州發生的所有,在這片土地上的冤屈,都一一稟報。
本來按照正常的發展,劉順平也是要死的,可他遇上了祝良宵,並且成功將這些人引入了滄州。
……
祝良宵趁着夜色回了客棧,她總覺得有些不對,之前白琰和衛礪審問譚貴的時候,他們兩個都以為護衛送祝良宵回去了,但其實……滄州此行所有人中,只有他們兩個以為祝良宵不會武功。
所以祝良宵在四個暗衛正大光明的包庇下,坦坦蕩蕩的趴在房樑上偷聽,聽完之後再神不知鬼不覺的輕功回了客棧。
反正典當什麼的,不過是她接近譚貴的一個手段而已,就是不用這個手段,他們也可以接近譚貴,只是可能稍微慢一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