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鼎1617 第四百一十八章 北方!北方!(一)
更新:07-31 06:21 作者:猛將如雲 分類:軍事小說
九月金秋,兩廣和南中各處仍舊烈日當空,與盛夏無異,晚稻在稻田裏鋪就一片金黃,農民們在水田邊上掰着手指頭計算,這塊田能夠打多少稻穀,交了公糧之後,還能夠有多少在自己手中,給一家老小帶來溫飽之餘,還能不能添置些衣物,添幾件上好的鐵製犁鏵,能夠有一頭水牛牛犢就夠好了。
兩廣的人們已經開始看到了一絲希望。
而在素稱苦寒之地的遼東,來自西伯利亞的寒流則夾帶着凜凜之威風,渡大澤、越杭愛山、過斡難河,一路逞威到達了遼東。
渾河岸邊的野草、樹木,曾經的芳草碧連天,遮天蔽日的綠蔭,現在已漸漸開始凋敝。河邊一人多高的野草,從草根到草尖兒,綠色越來越少,黃色越來越多,往年到了這個時候,便要開始督促各旗的奴隸、包衣阿哈們開始收割乾草,準備為牲畜儲存過冬草料的時候了。
往年在渾河岸邊各旗的上萬名奴隸阿哈們,從天色微明便齊齊出動上陣,在草地里汗珠子摔八瓣,哪個包衣阿哈敢伸直腰杆捶打一下已經伸不直的腰,立刻會被監工用四棱見線的生牛皮鞭子抽打一番,打得他滿地亂滾,皮開肉綻。哪年冬天儲備的草料都不夠牲畜過冬之用,為了保障八旗兵馬的戰馬草料,哪年都得宰殺掉一大半的牛羊。
與以往不同,今年渾河兩岸雖然仍舊有包衣阿哈們在揮舞着鐮刀收割草料,但是氣氛卻相對輕鬆了許多。人群之中偶爾還有些說笑聲。
從去年開始,禮親王代善辦理玉米草在遼東種植的差使逐漸的上了軌道,大片拋荒的土地被各旗的包衣們簡單開闢一番之後種上了從南方運來的玉米草種子。
&片地,草若是活了,你們便活了。草若是死了,你們便給我去山裏挖礦、挖人參去!」
各級主子們殺氣騰騰的話語,讓這種承包責任制帶着一股血腥氣。讓負責各片土地的奴隸們心驚膽戰。從打睿親王南下回來後,各處便又開始大規模的冶煉鐵器,打造兵器,對於鐵的需求、木炭的需求越發的多了。除了命人從關內想法購進之外。更多的便是要在遼東各地尋找鐵礦。伐木燒炭來為煉鐵提供原料和動力。
可是,前往深山老林伐木燒炭采參是什麼好差事?九死一生的活計!所以,無數的奴隸們無不四撲下身子,像照顧生病的愛子一樣伺候着這些玉米草種子。
還算是不錯。儘管有近百人因為分管的田地不曾有一顆草芽冒出來而被弄去到山林里伐木。但是還是大多數人的種子成功發了芽。算是暫時保住了性命。
這些玉米草雖然長勢不像山西商人描述的那樣,但也能夠長到一人左右,用來飼養八旗各部的戰馬已經是綽綽有餘。
沿着渾河向北。便是瀋陽城,城西面新近起造了數千間房屋,那裏是八旗的軍器作坊所在。
所謂的軍器作坊,實則便是為八旗製造火槍火炮的地方。
與軍器作坊相鄰不遠的渾河岸邊的榆木林中,不時傳來陣陣「砰砰」作響的火銃聲,偶爾也會有隆隆炮聲傳來,那是軍器作坊的人們檢驗所製造的銃炮是否達到了設計性能,對是否安全進行檢驗。
從春天多爾袞自關內劫掠歸來後,這裏便熱鬧起來了。
遼東反賊們作為一個新興的政權,對於任何新技術都沒有排斥,相反,反倒具有天生的親近感,只要知道這種技術能夠對他們發展有利,勢必會不惜工本的投入。在多爾袞向黃太吉獻上於長清戰場之上繳獲的南粵軍火銃和銃刺之後,這裏,便越發的繁忙熱鬧起來。
其實也不僅僅是遼東反賊如此,任何一個落後民族,對於科學技術和文化的渴望、追求,其程度都是近乎瘋狂的。各位可以看看著名的鐵木真,他的蒙古騎兵從起初的狼牙做箭頭,牛皮做盔甲,迅速的吸收各個文明的科技成果,到了忽必烈時代,更是具有了製造人類第一根火銃的科技水平。這其中的進步和跨越式發展程度,都不能用開掛來形容。
對於打造火銃,建奴上下從皇太極到馬光遠等人起初都認為使極為簡單易行之事,大清連鑄炮工匠都有,每年可鑄造火炮甚多,這些打造火銃的工匠更是比比皆是。不過以前清國上下不重視罷了,這才讓南粵軍那群蠻子僥倖佔了便宜!但是馬光遠、丁啟明等人從黃太吉手中接過這個差使,開始對南粵軍裝備的火銃進行仿製之後,這才發現,看似簡單火銃生產,卻是對於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