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謀伐 第五章 父子情深(2)
測試廣告1「嗯,嗯。伏魔府 m.fumofu.com當真是好文采,鄭君與蔡公,不愧為當世大儒也。」
關中,華陰縣,曹操看着手中的《討董記》,不時搖頭晃腦吟唱,不時讚嘆有加,那個叫開心。
一旁的曹洪夏侯惇夏侯淵茫然互相對視,都不說話。
這是曹操第十七遍誇讚這篇文章寫得好了,攏共也就兩千餘字,連吃飯上廁所都得拿手裏,一整天都愛不釋手,這東西真的有這麼好看嗎?
「孟德,這份檄文真的寫得那麼好嗎?」
夏侯惇忍不住詢問。
曹操高興地道:「自然,鄭君與蔡公之文采,天下無出其右,怎麼會寫得不好呢?」
「就算字寫得好,文也寫得好,也用不着一整天都看吧。」
曹洪勸道:「今日佈防還未做呢。」
「你們呀。」
曹操笑着搖搖頭:「不懂。」
三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頭霧水,夏侯惇試探道:「難道此中還有深意?」
「深意大了。」
曹操抑制不住喜悅,將手中的《討董記》對着三人揚了揚道:「不提此書出自鄭君手裏,專門為我們傳揚名望,單說世人知道我們的功績,則海內名望加身,天下人無不稱讚,到時候四方仰德,我亦能被稱為有德之人。」
這句有德之人,在當時就可以稱為「君子」。
要知道,君子這個稱謂,在漢朝可不是隨隨便便什麼人都能當的。
沒有過人的功績和操守,世人根本就不會認可你。
像天下楷模李膺,本身操守就不用多說,品德被世人稱道,而他的功績也是非比尋常,在外上馬鎮壓鮮卑、西羌,在內下馬安民、撫政。
不僅為官清廉,還十分痛恨貪官污吏,很多貪官聽說李膺要來此地上任,就乾脆棄官逃跑,可見其治理能力。
那麼李膺從舉孝廉剛剛步入仕途,到成為天下楷模用了多久的時間?
差不多是三十年。
自永建五年,公元130年入仕,到延熹二年,也就是159年左右,用三十年的實際行動,終成為天下人敬仰的有德君子,道德楷模。
而曹操今年才36歲,從熹平三年,入仕不過十七年,就已經取得這樣的成績,怎麼能不讓他激動。
當然。
如果說曹操一躍到李膺的程度,那是不現實的事情,人家李膺是靠很多年的日積月累,厚積薄發,才達到了那樣的高度。
而曹操則是短時間內風靡,並不像李膺陳蕃他們這種真正的道德楷模,沒有那種深厚底蘊。
拿後世影視圈形象比喻的話,李膺陳蕃他們就是多年老戲骨,哪怕流量一時不在,但在人們的心目之中,他們才是國家脊樑,道德與操守的化身,流芳千古,萬世景仰。
曹操則相當於後世忽然爆紅的小鮮肉,一夜之間有了大量人氣,至於能不能靠他的努力,擺脫流量明星的問題,讓世人繼續記住他,就得看他自己的本事。
只不過作為一個有遠見的人,曹操現在很清楚這份東西的分量,因此在可以預見自己很快能成為世人景仰對象時,一時欣喜若狂,也能理解。
除了曹操以外,像孫堅鮑信公孫瓚就平常心許多,因為他們並沒有曹操那麼遠的目光,並不知道這份東西能給他們帶來多少榮耀。
其實最主要的是,光看內容,你會發現這份《討董記》並不是一份揚名的東西,而是一份普通的討董檄文而已。
裏面前半部是痛罵董卓,羅列董卓的罪名。中間部分,就是劉備陳暮奉詔討賊,興起義兵。
到最後部分,才是一邊稱讚五個人的勇氣,一邊號召世人一起來討董。
所以光從表面上來看,討董這件事才是主角,寫這份《討董記》的目的,是在於激起更多的力量來討董,而不是正在討董的這五個人本身。
如此忽略了裏面隱形的揚名目的,一般人很難察覺到這一點。
但問題在於。
雖然這件事裏着重講的是「討董」,可「討董」這件事本身就有很大的流量,是天下人關注的焦點。
因此在裏面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