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神國時代 第六百三十三章 混賬朱佑樘!
更新:09-17 19:15 作者:零度燃燒 分類:科幻小說
因為這所謂的「葉淇變法」,在朱高熾看來,它直接影響着大明滅亡的根本原因!
大明滅亡的原因,在後世看來,眾說紛紜,有的說亡於萬曆,有的說亡於閹黨,也有的說是亡於流民……
但這中最關鍵的就是,大明的滅亡與財政破敗有直接關係!
沒錢安撫流民,沒錢鎮壓李某成、張某忠,沒錢和後金開戰……
因為沒錢,導致崇禎在最後的日子裏,連宮裏的金銀器皿乃至銅壺都拿出去當掉充作軍費!
然而這也不過是杯水車薪!
還是沒錢!
而大明沒錢的根本原因,不是文官在貪,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歷朝歷代都有貪官,整合起來的財產依舊很客觀。
可大明的沒錢禍根,早在弘治五年的時候就已經埋下!
最大的毒瘤就是「葉淇變法」!
明朝初年,在大明的鐵血強軍之下,蒙古人敗退到漠北,可即便如此,其勢力依舊很強。
因此大明為了保證邊境的安寧,於是在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的萬裏邊境,開始設立軍鎮,以防範蒙古人入侵。
起初設置了遼東、大同、宣府、延綏四鎮。
之後又增設了寧夏、薊州、甘肅三鎮,再之後弘治年間再增設太原、固原二鎮,也就是大明的「九邊重鎮」!
可軍鎮雖然設立了,有城有人這些還遠遠不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大明之初糧食是最大的問題,可大明建國之初百廢待興,養活邊境幾十萬兵馬,對大明來說是一項浩大的工程。
而且朱元璋也不敢給亂世過後的百姓增加太沉重的負擔。
因此,洪武三年,大臣楊憲,給老朱提出了納糧開中的建議,具體來說就是:
政府根據邊鎮需要軍糧數目,在民間招標!
中標的商人往邊境軍鎮運糧,糧食運到以後政府給商人頒發鹽引,然後商人憑鹽引領取食鹽,再到指定地區販賣以獲利。
這種方法得到了老朱的批准。
首先便在大同鎮作為試點,很快推廣大明全境!對於初生的大明來說,總體來說還是利遠大於弊。
有明鹽法,莫善於開中!
開糧納中,更是大明鐵騎強大的保障!
想到這些,朱高熾不禁深吸一口氣,開口道:
「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費日千金。外內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
「爺爺八次北征,我爹朱棣五次北征!」
「每次都大大削弱了蒙古的力量,保衛了大明邊境。」
「這幾次戰爭耗費軍糧馬草無數,但卻沒有造成漢武帝時期,那種極端的民怨沸騰的局面。」
「開中的功勞可謂是無與倫比的!」
提到開中納糧,朱高熾眼神中有讚嘆之色浮現而出。
「可開中納糧僅僅只是適用於明初,以及懂得利弊的明君,顯然弘治並不在此列,他根本看不到其中對於當時大明的弊端!」
「不僅如此,反而變本加厲!」
「開中之後,大明用「巨額的利潤」吸引商人,導致的一個最直接的危害,就是鹽引超發!」
說到這裏,朱高熾不禁發出一聲嘆息。
一旁的河靈若有所思的點點頭,他自然對諸天大明的歷史有着了解,對於朱高熾所說的這些也是了解的。
本來頒發鹽引,要根據運糧的成本和食鹽的利潤決定糧食與鹽引兌換比例,鹽引的數目要根據食鹽的產能決定。
所以食鹽的產出限制住了能往邊境運多少糧食!
但當時的大明沒有不考慮到這一點。此外,還有大量皇親國戚貴族官員利用權勢侵佔鹽引。
按照大明的規定:
監臨官及四品以上官員家人不許中鹽營利!
但是當時的官員就知道用親戚的身份,侵佔鹽引。
尤其是皇室,在這方面更是不檢點,有仁君之名的明孝宗,數次賜給皇親國戚鹽引,後面也就跟着有樣學樣了!
這也就導致很多商人空有鹽引,而無鹽可支,只能在鹽場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