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順1730 第二九四章 禮賢下士
更新:09-17 02:16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類:軍事小說
「對對對!國公言簡意賅,正是這個意思。我之前也派了戰艦前往松江,荷蘭人在那有商館,也曾見過本朝已有海軍。」
將自己之前做的一些準備一說,齊國公贊道:「除了關稅,你的船越多,我這外交部對外說話的腰板兒,便越硬。這件事做的漂亮,反正都以為法國人來我朝,是商量一起對付羅剎的,又派船去了瑞典,你派軍艦去松江,他們也不會想到要對南洋動手。」
本來以為劉鈺給自己找了個燙手山芋,一聽只需要三年軍艦就能壓制南洋的荷蘭人,這意味着除了靠嘴去扯淡、亦或是斷絕貿易之外,又有了另一種選擇,自是把心放的大寬。
想着皇帝既有經略南洋之心,這一次把荷蘭的事辦的漂亮一些,也是自己出任外交部的功勞。
若考慮皇帝的態度,皇帝當然是既不希望荷蘭人屠殺,又不希望荷蘭人把那些人驅逐回福建的。若能儘可能朝着第二種可能去做,皇帝自是高興,也算可以交差,又能彰顯外交部的作用。
有些話,皇帝肯定是不能直接說的,更是不可能想背鍋的。
這件事還就得外交部去辦,就像是荷蘭人若說把海外遺民都遣送回來,皇帝若說不允許,那就有些失德了,真要是荷蘭人學西班牙人在呂宋的作為,皇帝臉上也掛不住。
心裏琢磨着外交部要辦的幾件事,又想着要在南洋平定之前把外交部的架子搭起來,給皇帝一個滿意的交代,齊國公心裏也有數了。
任何部門,站在大順是一個整體的角度去看,這個部門存在的意義,理論上,便是讓大順越來越好。
而若是單獨這個部門,部門存在的意義,用「以功彰義」的角度去看,那就是這個部門的官階越高、官員越多、掌握的資金越多,也就越有意義,越成功。
沒有足夠高的官階、沒有足夠多的官員、沒有足夠大的權力、沒有足夠多的的資金,怎麼能證明你的部門很重要呢?
至於到底辦成了什麼事,那倒不重要。
大順雖然把六部改成了六政府,可就是換湯不換藥。想到六部之下,還有各司,譬如兵政府下職方司、車駕司、武庫司等等,這外交部的框架也要依次為模板。
若能把關稅權抓到手,這關稅司是要有的。
而能和大順談論外交的,思來想去也就那麼幾個。
是故還要有英圭黎司、法蘭西司、西班牙司、葡萄牙司、荷蘭司、瑞典司、羅剎司等等。
新部門的建立,要麼從無到有管新出現的事物,要麼就是從舊部門中奪權。
不算新出現的事物,若是只考慮在舊有部門奪權,這倒也不難。
關稅司,吏政府本來也只能管一半,另一半在皇帝內帑那,這個只要皇帝答應,問題不大。
澳門,最多也就是從廣東節度使那奪走,此事亦不難。
荷蘭人也就當年走了個形式,來京城「朝貢」了一次,之後他們不來,朝廷也沒要求他們再來,就是正常貿易罷了。
至於各國使節團的接待,禮政府本來也不想管這些事。當初羅剎使節團和法國使團來,禮政府的人可都不願意處理,一則感覺屈辱,二則不想背鍋指不定哪天就有人參一本,說他們墮了天朝尊嚴,於禮不合。
當時禮政府不想背鍋,把接待發國使團的活推出去了,現如今接待非朝貢國的這個權,也好奪。
順帶借着這一次勘界,還能把那些負責勘界的人搶到手裏,這個可以和新成立的樞密院配合,把勘界的這些人瓜分掉,把兵政府手裏職方司的一部分權力分走。
現在這外交部還是個空殼,但等到日後交到皇帝手裏時候,已經是五臟俱全。
要確保皇帝提問,自己能答,亦或者自己手下的職司部門能回答,這事倒也不難。
「守常,這外交部要與西洋各國交流,又要掌控關稅,便需人才。」
「科舉人才,自是不行的。他們又不懂西洋語言,更不懂關稅問題,所以要麼從武德宮裏選人,要麼從靖海宮裏選。」
「武德宮學的都是些道法,靖海宮學的都是些技術。我看,這事需得回稟陛下,靖海宮就培養這些人,將來考核堪用。」
「你那關於西洋諸國的翻譯和簡史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