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順1730 第八十八章 最適合的俄國模式
更新:09-17 02:16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類:軍事小說
「是,臣知道了。」
劉鈺再沒說別的話,或者再說別的也沒什麼用了。
皇帝也知道有些不好,錢給的確實不多,或是怕劉鈺心裏有什麼不痛快,還是感嘆了兩句。
「有功者賞,本該是這樣的。但在朝中人看來,朕厚賞科學院,與前朝皇帝厚賞太監、重用太監有什麼區別?朕建科學院,與前朝熹宗巧匠木器有什麼區別?」
「所幸花錢不多,朝中反對之聲也不那麼強烈。再說這有功者賞,怎麼算是有功?就像是朕看你寫的西洋學問里,說那英夷牛頓說萬有引力,按你所想,若其在我天朝,是否要重賞?」
劉鈺沉默,沒說話,皇帝笑道:「你看,你自己也知道這樣不行。若牛頓可以重賞,那麼解釋聖人之言的是否也是同規格重賞?那些闡釋三代之治的人是否要勝過牛頓引力之封賞?若不是,朕如何自處?豈非重工匠而輕聖人?重器而輕義。」
皇帝也明白,劉鈺的沉默只是稍微表達一下不滿,以及對科學院的重視。
劉鈺也清楚,皇帝當初說過要建科學院的時候,可能想法也和路易十四、腓特烈差不多,只是將科學院當成一種皇室的點綴。
只不過是因為新大炮和玻璃帶來的白銀,讓皇帝略微起了重視。
明明就是個技術的問題,卻偏偏被劉鈺解釋成了一大堆皇帝根本半懂不懂的科學公式,實際上只是皇帝被忽悠瘸了。
加上俄國使節團第一次來京的時候,皇帝用科學裝了個逼,發現東西方經書和藝術都不同,反倒是數學相通,亦算是唯一可以跨文化圈裝一裝的東西。
但凡事論跡不論心,只要做了,就是好事。
皇帝訴了一番苦,又和劉鈺談了談科學院的模式選擇。
雖然當年關於科學院的想法就提了幾句,但劉鈺一直放在心上,追求此事,心中也有章程。
經過這些年的了解,他也分清楚了西方此時科學院的幾種模式。
整體可以分為三類,英系、法系、德系。
其中,彼得堡的科學院算是繼承了萊布尼茨的衣缽,加之此時的俄國上層基本上就是半個德國,所以俄國科學院也算是德系正統。
這裏面是有區別的。
英系的,理論上是追求純粹的科學和世間萬物的普遍真理,認清整個世界就要先描繪整個世界。
英國的皇家學會迅速貴族沙龍化,學刊上的內容,千奇百怪:狗膀胱里的石頭、奇特的蘑菇、奇怪的石碑文字、各個時代的硬幣種類,等等等等,牛頓沉迷於神學之後,幾乎就沒有什么正經成果了。
法系的,是大臣科爾貝資助的,路易十四同意,也不過是認為藝術、科學,都是王冠的點綴。而藝術和科學都是要花錢的,沒錢是沒法點綴的,所以投錢資助。
法國的集權制度,也使得科學院迅速凡爾賽貴族化,內部分成不同的品階,如同公侯伯子男五爵貴族,品階不同,待遇不同。
既然拿了國家的財政撥款,科爾貝之後的主持者,都會給科學院頒佈各種任務,包括如何解決宮廷里賭博成風的問題?如何設計一座好看又華麗的噴水池?偶爾也會接一些諸如編寫教科書、航海淡水儲存、小麥黑穗病等課題,朝中會撥經費。
而在這些實際問題之外,科學院院士的日常就是沙龍討論純粹的科學、理性、法律、政治等等。
德系,和英系、法系都不同,源於萊布尼茨。
萊布尼茨諷刺英法的科學院體系,說他們是「為了研究稀奇古怪的東西,或是去滿足單純的求知慾……」
而萊布尼茨的科學院理念,是認為應該從一開始就應該使得工作和科學得以融合面向利用。
「其目的,是實踐和理論的統一。不僅要改善藝術和科學,更應該改變國家和民眾、農業和糧食生產、手工業和製造業、商業……」
他認為,科學為生活而存在。
科學院在追求純粹的科學同時,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公益性的應用工作,科學不僅僅是純粹的理論,而應該用技術體現出來。
當然,他是有烏托邦幻想的。
他當初計劃要搞的柏林、德林斯頓、維也納、彼得堡、北京軸心,是想搞出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