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順1730 第五九九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四)
更新:09-17 02:19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類:軍事小說
【1月19日。上海。晴。】
我不得不說,公司的大部分人都是蠢貨,根本沒有什麼頭腦。
大順對日本的冊封,引起了我們的討論。
當然,我們討論的重點,是當初我們為什麼會在日本失敗,最終全面撤出日本。
在這種時候,當然是擔心公司在中國也遭受和在日本一樣的命運。
公司的參贊等人,完全不懂我們為何成功,也不懂我們為何失敗。
他們認為對日本貿易的成功,是由於三浦按針。並認為法國在中國的成功,因為白晉等傳教士。
實際上,他們完全是錯誤的。
但有一點可以講清楚,我們在中國面臨的問題,和當年撤出日本的情況,是相似的。
只有找到真正的原因,才能知道我們到底如何才能留下中國。或者說,公司的未來,到底該往什麼方向努力,該如何改變公司原本的業務。
公司的大部分人,都誇大了三浦按針的作用。
我可以明確的說,公司在日本的成功,與公司在日本的失敗,與公司的努力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公司在日本的成功,是因為那些天主教大名在關原之戰中基本站在了另一邊。而公司在日本開展業務的時候,恰逢大阪之戰即將開打,大量的天主教大名追隨豐臣家。
我們不是舊教國家,所以德川氏找到了我們,試圖與我們合作。
公司得到的第一批訂單,就是200斤用來製作火槍子彈的鉛。隨後增加到4000斤。
以及得到了大約二十門大炮的訂單。
可以說,公司在日本看似成功的原因,與公司的努力毫無關係。
完全就是日本方面的需求。
大阪之戰後,不再不需大量的鉛彈、鋼劍、大炮,公司的業務就飛速萎縮。
究其根本,就是因為公司在戰後,拿不出日本所需的上品。而在戰前,許多天主教徒站在了豐臣家那一邊。
我們能賣的,荷蘭人一樣能賣,而且質量更好。
我們不能賣的,荷蘭人也能***如香料之類。
公司在日本根本就沒成功過,看似短暫的成功,不過是大阪之戰的戰時需求。
一旦戰爭結束,公司撤出日本是遲早的。
我們在東南亞競爭的失敗,已經註定了我們在日本貿易的失敗。誰是東南亞貿易競爭的獲勝者,誰才能在日本站穩腳跟。
荷蘭人證明了我的觀點。
21年我們與荷蘭合作炮製平山常陳事件;23年安汶島屠殺,荷蘭人對我們動手;23年末我們就退出了日本。
其原因,就是因為我們能賣的呢絨賣不動;我們之前有大量利潤的鉛塊,戰爭結束後賣不動;日本人想要的香料,我們弄不到。
所以,有沒有三浦按針,是否影響德川家向我們購買火槍用的鉛塊?是否影響日本戰爭結束後,不再對鉛塊有大量需求?是否能影響我們的呢絨是否暢銷?
如果能,那麼他的作用巨大;如果不能,那他的作用有多少呢?
同樣,在中國問題上,難道不是一樣的原因嗎?
我們能做的事,其餘貿易公司也能做。
公司只有拿出「我們能做的、其餘東印度公司做不了、我們無可替代」,才能取得對華貿易的真正優勢。
否則,大順把我們驅趕,不要說影響其經濟,就連單純的對外出口都無法影響。即便他們沒有西洋貿易公司,瑞典丹麥法國普魯士也會高興地分走我們的份額。
而我們能做的、無可替代的一樣東西,既是茶葉關稅。我國的喝茶人口,是歐洲之冠。甚至可以說,包括瑞典丹麥在內的大部分公司在中國買的茶葉,都流入了我國。
只要解開這一點,那麼公司就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以茶葉關稅向中國討價還價。
而現在呢?我們手裏有任何籌碼嗎?
只有先降低關稅,才能用提高關稅做籌碼,討價還價。
現在關稅這麼高,我們是沒有任何籌碼的。
可偏偏,議會的那群蠢貨,根本無法理解這一點。
如果這條路走不通,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