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順1730 第一二五章 死與復仇(二五)
更新:09-17 02:22 作者:望舒慕羲和 分類:軍事小說
在皮特和格倫維爾商討着四個家族同盟的未來時,這場宮廷鬥爭中的另一個主角,年輕的、這幾十年來第一個會說英語的國王喬治三世,正在和他的政治導師布特勳爵約翰·斯圖爾特,謀劃着繼位之後的權力問題。
布特勳爵師承博林布魯克子爵的思想,在英國這令人頭疼的黨爭問題上,他建議喬治三世打破黨派的分界。
尤其是打破「托利黨人不得入閣」的政治規則,從而避免「托利黨人的仇恨,和他們試圖引外國勢力來推翻漢諾威王室的傾向」。
這種傾向,是非常明顯的。
從漢諾威人來到英國後,托利黨人就受到嚴重的打壓。
從1715年那場「反對德國人來當英國國王」的騷亂之後,托利黨的紳士們第一次不能再像傳統上那樣,在陸軍、海軍、公務員和教會等公職中佔據優勢。
陸軍中的托利黨軍官被剝奪了佣金。
托利黨律師不能成為法官。
托利黨聖公會神職人員不能再成為主教。
托利黨商人被拒絕在任何大公司簽訂政府合同或擔任董事職務。
這種黨爭帶來的問題,其實很正常。大宋新舊黨爭,爭到最後,也是這樣,我上來就把你乾死、你上來就把我乾死。
雖然托利黨人,一直在標籤上,和支持斯圖亞特王朝復辟的雅各布派劃清界限。
但是,實際上這種界限並不清晰。
實際上,如果後世去研究英國的歷史,就會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小細節。
托利黨大家族的很多信件,作為後世的古董,1715年之前非常多;1760年之後就更多。
唯獨從1715年到1760年的這45年間,托利党家族的很多信件,似乎出現了空白。消失了。
因為……這些信,很可能不是在聯絡路易十五、就是在聯絡查理十二、要麼就是在聯絡流亡的斯圖亞特家族的人。所以,這些東西,必須銷毀。
從階級的角度上講,英國此時仍舊是一個鄉村力量大於城市力量的國家。
托利黨紮根鄉村,作為鄉村士紳,在鄉村擁有極大的影響力。
但是,英國此時的推舉制度,以及按照宗教、種族和家庭收入是否達標來確定是否算人的標準,以及十分不合理的殭屍選區問題,使得托利黨無法在議會取得優勢。
簡單來說,英國此時的經濟結構,是鄉村勝於城市、舊鄉紳勝於新興資本和新貴族。
但是,新興資本和新貴族,通過邀請外國人來當國王、以及大量的錢來收買殭屍選區、以及國王對於支持斯圖亞特家族的托利黨下了禁止入閣的禁令,從而達成了一種和經濟基礎並不匹配的政治結構。
這種統治的一個標誌,就是1715年出台的《騷亂法》:凡英人超12人之聚集,皆可視作暴亂。
因為鄉村普遍出現了對德國人當國王不滿的情緒,在喬治一世的加冕典禮當天,爆發了幾千人規模的騷亂。
之後更是衝擊了倫敦證券交易所,認為「股票和證券是輝格黨不道德的寄生和增長的象徵」。
「我們應該擁有自己的國王」、「真正的國王很快就會回來,德國人只能滾回去種蘿蔔」之類的呼聲,更是此起彼伏。
從1715年一直持續到1750年的持續不斷的騷亂、反叛、起義等等,一直都是托利黨人在背後操控。
喬治三世的爹,給了這些托利黨人一個希望。
他爹還是世子的時候,承諾說:要打破新黨舊黨的限制,內閣不再因為黨派之爭而排斥托利黨。
但是他爹還沒繼位就死了。當初托利黨的幾個領袖人物,也紛紛死在了喬治二世拉屎而亡之前。
喬治二世這輩子最大的喜事,也就是他兒子死在了他前面。
如果,一切按照舊的歷史軌跡,托利黨基本上就要消亡了。
因為歷史上七年戰爭英國大獲全勝,勝利掩蓋了諸多的問題,隨後就是印度那邊的殖民大發展,大量的白銀從印度運回來作為原始資本,工業革命開啟,鄉村不再擁有對城市優勢,最終城市在經濟基礎上支配了鄉村。
但現在,一切變得不同了。
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