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大唐之長安房俊 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信任依舊
夏日晝長,到了申酉之交天邊依舊殘存着一絲殘陽餘暉,斜斜的自窗外樹木之間傾瀉入御書房內。
燈珠已經點燃,李承乾伏案疾書、批閱奏章。
皇后捧着一盞參茶自門外輕步而入,見皇帝埋首案牘,微微蹙眉,上前將參茶放在御案一角,站在皇帝身後,伸出纖纖玉指揉捏着皇帝的太陽穴,柔聲道:「晚膳也不用,身體怎能熬得下去?」
李承乾丟下毛筆,向後靠在妻子溫軟的身上,舒服的閉了一下眼睛,旋即又睜開,看着書案、牆邊堆積如山的奏章,煩惱的嘆了口氣。
「哪裏有用膳的時間啊?這些都要在今日處置完畢交付有司,明日便要依照批閱付諸實施,不能拖延。」
「將重要事端處置完畢即可,何須事事料理清楚?」
「拖延一日倒是無妨,可一日復一日,日積月累之下,導致國事堆積如山,我這個皇帝可就堪比桀紂之輩了,信不信只需三五日,御史言官們就得站在承天門外罵我是個耽於享樂、昏聵懶惰的昏君?」
李承乾苦笑着搖頭。
他立志於做一個好皇帝,不說比肩先帝,起碼也得是青史之上數得上的明君,再苦再累也得熬下去
皇后也嘆了口氣:「可這一日又一日的如此之多奏章,哪裏批閱得過來?一旦出錯更是大事不妙。臣妾知道陛下的心思,立志於做一個不遜秦皇漢武的好皇帝,可您也要知道時移世易,今時今日的大唐,遠不是當初的秦漢可以比擬。」
李承乾喝了一口參茶,嘖嘖嘴,有些無奈,但也承認皇后之言說得不差,秦漢雖然天下一統,可總共多少疆域?多少人口?
如今帝國疆域遼闊,東邊的遼東已然天下大亮的時候西邊的碎葉城還在深夜之中繁星滿天,南邊的海島椰果飄香海浪陣陣,極北的北海依舊寒風飄雪、冰封大地
全國分十道、三百六十州、一千五百五十餘縣,另有都護府、羈縻州若干,人口數千萬。如此龐大的國土面積、人口數量,意味着無以計數的政務,再是精力充沛的帝王也不可能僅憑一個人便將天下事務掌控手中,於是乎「政事堂」應運而生。
「政事堂」誕生之初衷是為了輔佐帝王處置國事而存在,是一個相當於「秘書處」的機構,但是隨着帝國疆域越來越大、人口越來越多,相應的政務也越來越繁冗,「政事堂」的權力不可避免的越來越大。
時至今日,「政事堂」早已成為「分奪皇權」的存在,即便李承乾再是深感危機、心有不甘,卻也不得不眼睜睜看着「政事堂」一點一點侵蝕皇權。
畢竟國家政務實在太多,即便撤銷了「政事堂」,也一定要有另外一個類似於「政事堂」的機構存在,否則每日鋪天蓋地的奏疏就能讓皇帝活活累死
再想如秦皇漢武那般生殺予奪、乾綱獨斷,已然全無可能,若能將重要之事握在手中妥善處置不至於被臣子們架空,就算是極好了。
可是權力下放容易,再想抓起來就難了,稍不留神就要被臣子們給架空
到時候皇權旁落,他這個皇帝成了傀儡,豈不是千古蒙羞?
可即便他想再另設一個「內廷」輔助自己處置國事,「政事堂」里那些大臣也斷然不會准許
所以李承乾左右為難。
皇后見其神情變幻、面容糾結,便不再多說。
夫妻多年彼此了解甚深,她豈能不知李承乾看似寬厚的外表之下優柔寡斷的真實性格?
「啟稟陛下,英公、越國公、中書令、京兆尹等幾位大臣在殿外求見,說是有要事向陛下稟告。」
見到王德進來奏稟,李承乾看了看天色,問道:「幾位大臣這是剛剛在政事堂議事完畢?」
「正是。」
「那就是前來說說佛道兩派加稅之事了,這是大事不能耽擱,讓他們過來吧。」
「喏。」
王德領命,躬身退出。
皇后看着李承乾一臉疲倦,建議道:「都這個時辰了,想必諸位大臣也未能用膳,不如臣妾讓御膳房準備一桌簡單點的膳食送過來,陛下與大臣們一邊用膳、一邊議事?」
李承乾想了想,頷首應下:「如此甚好,不必鋪張,尋常膳食即可,大家簡單吃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