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朝請郎 第40章 衛生之經
測試廣告1「博士以為如何?」
「府尊大才,思慮周密,為吾等之福,闔府民眾之福。墨子閣 www.mozige.com」老博士不正面回答問題,拍起了馬屁。
「那博士可以助我?」張軍不想聽這些沒有用的,直接問結果。
「這個……府尊,仆下,心有餘焉,惟力不足矣。」
「可是拿不動筆了嗎?」
「呃……並不是。仆下,仆下,職低位卑,人單力薄,怕是擔不起府尊青眼。」
「府尊。」醫學博士在一邊開口。
「博士請講,無須試探顧忌。」
「府尊可知坻抄集了多少人力物力畜力?三省六部各府各州之力,天下諸使諸軍之力,從漢始至今,方才有如此之規模,如此廣布。
職下雖職低位卑,這些也是知道的。
雖然職下明白府尊之意,也懂得府尊開啟民智之心,但卻不敢苟同府尊之急迫。
恕職下不敬,雖只一府之地,洋洋數百里矣。坻抄集上下之力,不過抵各州各縣,已盡全力。
若府尊所言之報亦只達州縣,想來府尊必不滿意,但想通達各鄉裏間何其難也。王命所歸不過如此。況鄉里之間俱皆白丁,坻抄通達又能如何呢?」
邊上幾個判司都點頭表示同意醫學博士這個觀點。實在是在這個年頭,辦張報紙太費勁了。
現在國際上說,最早的報紙是羅馬凱撒創辦的每日紀聞,但它不過是傳遞緊急軍情的戰報,沒多久就停了。
事實上,世界上最早的報紙就是我們的坻報,它的出現比羅馬凱撒早了足足一個世紀那麼長。
而且坻報是切切實實的新聞類報紙,可不是傳個軍情那麼簡單。皇帝諸事,朝庭諸事,官員任免,奏議辯爭,律法規範,政策相關等等。
從漢到清,從未間斷,而是不斷的發展完善,不斷的擴大傳遞範圍,也就是影響力。
坻報這個詞是宋代確定下來的,在那這前叫坻抄,或者朝報,雜報。
因為沒有印刷技術,只能靠人手抄寫,所以叫抄,而坻(邸)是下面各省各節度各諸候在京城所設的辦事處,專門負責新聞的抄寫傳遞。
剛開始還是在朝廷內部抄,後來內府會把相關新聞公示在宮門外,誰愛抄誰抄。這應該是世界上最早的新聞發佈了。
唐玄宗時期,坻抄內容就已經不限於官方公事了,奇聞異事,京城事件,官司,皇帝大臣的小八卦什麼的就都有了。
宋代出現專門抄報售賣的商人,賣牙刷牙膏報紙什麼的,像不像今天的路邊報刊亭?而且因為售賣的出現,購買者眾多,邸報開始固定時間發行。
明代設通政司管理報紙的出版發行,到清代就更正規了,邸報有了正式的名字:京報,並且出現了晚報:專門在晚上發行的宮門抄。
1912年,清皇退位,邸報(京報)停刊。
明清兩代報紙的規模擴大,和印刷技術的成熟有着不可分割的原因。
兩位博士和眾判司官為什麼一致認為張軍的想法不可能實現?就是技術制約。全靠人抄寫,然後再人工送達,這裏面牽扯的人力物力畜力不是小數目。
毛筆字一天能寫多少字?一個人一天能抄多少?
而且醫學博士也沒說錯,鄉里之間識字的人太少了,你送了也白送。除非安排人來念。這又得人力。
「如果,坻報無須用人抄寫呢?只需兩三人,日出數百份,如此可能行?」
「這個?可是送達還是需要驛館差人哪?」
「設報館,僱傭閒人,不佔驛駕公差。從府城車馬至州縣,州縣發行售賣,僱傭閒人至鄉裏間讀誦。可不可以?」
「其是糜耗府尊可曾算計?從何而出?」
「自力更生罷了,一份一文可售得?千份即千文,可夠支張?本府十數州縣,十數萬民戶,莫要說萬份售賣不得。
以十日計周,出兩份,可行?某並不急迫,此事亦不是着急的事情,慢慢圖之,初始由府庫填撥耗損,待勾平之日則獨立營運,可行?」
兩個博士和幾個判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感覺這事兒不好辦,但一時卻也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