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四十九章 班師與說客
更新:09-19 06:22 作者:孤獨麥客 分類:軍事小說
大順三年很快到來了,數萬朔方軍是在陝州過的年。
早在臘月的時候,徵發來的各地夫子就分批放歸了。忙活了這麼久,讓他們到華州一人領一隻羊,算是意思意思。
此番出征,夫子、役畜、軍士、百姓總共消耗了二百二十多萬斛糧豆,繳獲不過四十餘萬,大部分還是由華州、渭北及京兆府部分地區提供,甚至最後一個月,陝虢二州也出了相當一部分。
戰爭,比的就是誰血厚啊!
發完上元節賞賜後,諸軍士氣很旺,不過也都有些思鄉。
在鎮內或鄰鎮作戰沒什麼,離家不遠,可陝虢實在太遙遠了,對於家人都在靈州的軍士們來說,花兩個月時間走兩千里地過來,打半年仗,再走兩個月回去,一年就過去了。
或許,是時候在關中建立第二個錢糧基地和統治中心了,靈州的人口也即將飽和,確實沒多大開發空間了。
當然也可以繼續待在靈州,也有辦法減少運輸人員、物資的成本和時間,即通過黃河水運。
但這需要拿下河中鎮,至少拿下一部分,使得朔方十州的兵員、器械、錢糧可以以一個很低的成本運輸到陝虢,然後支持東出作戰。
畢竟,靈州作為現階段的統治中心,還是很有價值的。
周圍是大片的草原,羌胡眾多,將統治中心設在這裏,不但能有效震懾羌胡部落,同時還能吸納、消化他們的丁口,使其成為助力,而不是隱患。
王重盈能答應朔方軍借道運輸大軍和糧草嗎?吃過一次虧之後,怕是不會了。
「河源軍、積石軍一萬六千步騎已經返回了吧?」前往硤石縣巡查的路上,邵樹德突然問道。
「回大帥,應已踏上歸程了。豐安軍、天德軍已開至青海,接替防務。」陳誠答道。
豐安軍、天德軍的兵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補充,來源是忠順軍。
這支部隊已經被邵樹德下令撤銷番號,因為在進陝虢之後,軍中情緒不穩,發生叛亂,遭到鎮壓。剩下大約四千五百步卒,被全部打散,發往青海,補充到豐安軍、天德軍之中。
如此一來,錢守素、韓遜二人統帶的豐安軍便有七千步卒、五百騎卒;蔡松陽、楊晟(原鳳翔大散關鎮將)二人統帶的天德軍便有五千五百步卒、一千騎卒。
這兩支部隊一鎮鄯州、一鎮廓州,兵力比起兩年前是有所減少的,而且戰鬥力和士氣也不可同日而語。
不過邵樹德遷移過去的不少部落已在青海紮下根來,兩相配合之下,應該可以勉強支應。
駐守隴右的振武軍也返回了靈州,接替他們的是關開閏、魏博秋二人統帶的經略軍。
兩年一輪戍,苦當然是苦的,但對部隊也是種鍛煉。天天在靈州蹲着,早晚養廢了,戰鬥力不知能維持幾年。
「河源、積石二軍未整編過,戰鬥力很成問題。他們的家人有多少搬去靈州了?」
「回大帥,不算多。此軍步卒以山南東道、鳳翔、鄜坊、丹延四鎮兵為主,家人大多仍居於舊鄉。」
「讓他們改變行軍方向,前來華州。家人若願搬到華州、渭北的,悉聽尊便。孤身出來從軍的,亦可在華州、同州安家。」邵樹德下令道。
「是。」陳誠應道。回去後,還得與軍府走一下流程,確定此事。
朔方軍政集團發展到現在,已經不可能再把所有軍隊都聚集在一起了。
如果有二十萬軍隊,算上家人,就是百萬人口,全部住在一小塊地方,壓力實在太大。
但不讓軍士們經常見到家人也不行。
這個年月的武夫可不好說話,你讓他們不爽,他們也會讓你不爽。
外鎮軍的出現,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節帥們難道不知道把所有軍士及其家人都放在眼皮子底下的好處嗎?
非不為,實不能也!
外鎮軍,軍隊常年駐紮在外地,軍士家屬也在駐地附近生活,這個叛亂風險,肯定比住在首府的軍隊要大很多。
而且他們常年見不到大帥,主將在他們心中的威信很高,拉起部隊造反時心理負擔也更少。
這時候邵樹德倒很羨慕朱全忠了。別看就十七個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