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三章 小日子(三)
更新:09-19 06:20 作者:孤獨麥客 分類:軍事小說
「昨日聽人說,大帥甫至綏州,便破了三界寺,怎得夏州還有這麼大一座寺廟?」無定河北岸,黃滔驚奇地說道。
「某亦有些驚奇。」封渭道:「這石佛寺香火鼎盛,遊人如織,僧眾不少吧。走,進去看看。」
二人一前一後進了寺廟。
今日是中元節,也是盂蘭盆節。國朝以來,這兩個節日一直並存,誰更興盛,完全看上層崇道還是崇佛。就民間來說,似乎還是法師們更吸引人,一到七月十五,佛寺總是比道觀更熱鬧。
石佛寺是夏州第一大寺,本有僧眾百餘,經過一番整治後,尚有數十。
二人進去後,當先碰到的便是幾個賣花翁。仔細一問,原來是替寺廟賣的,當然也有一個叫范延伯的自己賣。
「昔年遊覽宣州,有花樓二十餘間。官中置酒會,多來此市花,多有靠賣花致富者。」黃滔說道:「正所謂故城邊有賣花翁,水曲舟輕去盡通。十畝芳菲為舊業,一家煙雨是元功。本以為夏州乃邊地,不意竟也有賣花者。」
「州中便有官十餘人,月領俸總二十萬錢,幕府將僚,一月總開支百多萬錢,還有朔方縣、都作院、吏員、買賣人、諸部酋豪,有資財者甚多。便是某那從妹,當初替靈武郡王代寫公函、奏章,按州司馬之職領俸,一年俸祿折錢四百餘緡。他們若想買花,自然可買許多。」封渭說道:「黃二你若去應個推官,一年下來,錢帛、粟麥、柴草、牛羊領個三百餘緡不成問題,一年便可在州中起大宅。」
京西北八鎮,素來遵守朝廷法令,武宗朝定下的規矩,各州縣、幕府職官之俸祿皆有定數。具體到夏州,因為窮困,統一按下州標準領取,然後再打個折,比如朝廷規定俸祿一緡按千錢算,但他們這裏是八百錢。但即便如此,州刺史一年可領720緡(實物折算後)、別駕480緡、司馬420緡、錄事參軍360緡、錄事120緡、諸曹參軍260緡、經學博士130緡、醫學博士130緡、參軍事120緡。
到縣一級,縣令360緡、縣丞260緡、主簿180緡、縣尉180緡。
這是有品級的。沒有品級的吏員還有數十名,包括經學生、醫學生,都有補助。夏州一年在官吏薪俸上的開支是四千多緡,朔方縣也要一千八百緡,全鎮六州二十二縣一年要九萬餘緡的薪俸開支。
當然,比起養軍的開支,這又不值一提了。
三萬五千軍士,一年消耗全折算成錢的話超過90萬緡。中和四年,夏綏三州正稅、榷稅、賣馬錢折算後約56萬緡,蕃民貢賦折錢二十多萬緡,現在多了鹽利,算上靈鹽二州的,不到二十萬緡,剛剛夠開支。
也就大帥有本事,能令蕃民納貢,並且還連續兩年繳獲大量牛羊馬駝,才有底氣給官吏、軍士開足餉。正常來說,靈夏八州也就能養個萬餘軍,如果幾乎是三倍。這缺口要麼靠朝廷支持,要麼靠征服蕃民,舍此別無他法。
當然,隔壁的河東鎮,正常來說也無法支持李克用養五六萬軍,還窮兵黷武不斷打仗。但藩鎮節帥們收稅就是狠,沒辦法,有刀把子的。相比較而言,邵大帥治下百姓的賦稅,是要比河東輕的,百姓生活也更如意。
所以也別怪進士們願意到藩鎮任職,京官俸祿定得確實不錯,但不一定能全部拿到手。定難軍這邊,是真的可以拿到手,頂多有戰事時再給你打個折,或者實物塞得多了一些,錢帛沒多少。
州中就有官員,領了太多牛羊,只能到城外找人寄養。但即便如此,實際生活不差的,至少是真給東西。邵大帥若願意,可以隨便在州中起豪宅,他那老宅,不過值一兩千緡罷了。一個新科進士,即便身無分文,只要謀得差遣,便有人願意借錢給你應急,因為相信你的還款能力。
「二位,這花還買不買?今日入內隨喜(遊覽寺院之意)者眾多,不買一會便賣光了。」范延伯催促道:「此皆吾宅園所栽,共數十朵,好着呢。」
「一日賣花所得幾何?」
「不多。家裏的牛隻能耕兩三年了,大帥仁義,去歲賦稅收得少,明年又廢柴捐,某便想着攢點錢,明年買頭牛犢回來。去歲今年牛價甚廉,某怕再過兩年又漲上去了。這花到底買不買?」
二人相視笑笑,道:「還是留給軍士家的小娘子來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