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隋 第九十四章恢復漢姓
第九十四章恢復漢姓
數天之後,楊勇的申斥公文已到了鄴城,楊素接到楊勇的申斥公文,勃然大怒,將公文重重摔到地上,罵道:「無知小兒,我楊素為了他楊家天下甘受罵名,安敢欺我?」
在楊素看來,鄴城數十萬居民定然藏有不少反賊,早晚是一個大患,唯有殺一批,遷一批,才能將鄴城安穩下來,自認為此舉全是為楊堅着想,沒想到楊勇不領情還罷了,反而申斥自己,當然生氣。
楊素的二弟楊約聞言,連忙從地上將公文撿起,看了一遍後,對楊素勸道:「大哥,冢宰大人是大丞相嫡子,現在又正是大哥上司,既然他不同意遷移鄴城居民之事,大哥何妨低頭一次,向冢宰大人道歉。」
楊約小時候因調皮貪玩,爬樹時不小心被樹枝戳穿了下面的睾丸,幾乎成了一個廢人,楊素連對這個弟弟頗為憐惜,平時也是言聽計成。
「要我低頭認錯?」楊素搖了搖頭,若不是勸他的是楊約,換其他人恐怕立馬會被楊素趕出去:「本官無錯,何需向一小兒低頭,此事我已上呈朝庭,就看丞相是維護他兒子還是會聽從本官良言。」
楊約暗嘆一口氣,兄長自視其高,按理楊素身為鄴城總管,轄下人口當然越多越好,提出遷移人口充實邊塞,確實不是私心,只是現在人心未定,百姓故土難離,而且到邊關性命還隨時可能受到異族威脅,真要在鄴城強行推行,引起動亂確定無疑,對於現在急需休養的朝廷來說未必就是好事,朝庭很可能同意楊勇的建議而不會實行兄長的計劃。
鄴城和洛陽快馬不過二三天的路程,楊勇巡視邊關,取得對高保寧和高句麗的兩次大勝,此番回到洛陽,各地官府紛紛派人道賀,唯有楊素根本不予理睬。而發給楊素的申斥公文更是石沉大海,楊素既沒有分辨,也沒有認錯,楊勇對楊素的跋扈才真正了解。
若不是楊勇無權對一個總管處置,恐怕馬上就會下令將楊素免職,如今只能等待長安的消息,看看長安到底會支持誰了。
數天之後,楊勇接到大丞相詔令,支持楊勇在齊地保持穩定的建議,楊素遷居鄴城居民的奏章被駁回,只是對於楊勇的彈劾,楊堅在丞相詔令上只是輕描淡寫的說了兩句,楊素雖然急燥,卻是一心為公,讓楊勇不要與楊素太過計較,將楊素繞過東京冢宰府之事輕輕揭過,讓楊勇頗為失望。
不過,緊接着下一道丞相府詔令卻讓整個大周各地都震動起來,十二月初,大丞相府下達詔令,廢除以前鮮卑人對漢人所有賜姓,令其各複本姓,鮮卑人和漢人不再有高下之分,而是同為大周屬民。
自建興四年(公元316年),西晉滅亡,晉室南渡以後,北方完全成了胡人天下,昔日發出「犯強漢者雖遠被誅」口號的漢人頓時多災多難,過着豬狗不如的生活,甚至被胡人稱為兩腳羊,成為他們的食物,直到漢人英雄冉閔發起絕地反擊,起兵反抗,屠殺近百萬胡人,漢人才逃脫了被吃和滅絕的命運。
冉閔雖然最後失敗被殺,但胡人也看到了漢人的反抗力量,漢人的地位才稍高一點,卻仍然生活在最底層,為各個交戰的胡人政權提供糧食,被殘酷壓榨,後來由於戰事頻繁,鮮卑人自身兵力不足,需要漢人參軍,漢人為了鮮卑人的政權奮戰疆場,開始形成各個軍人世家,而為了維護自身的統治,北魏孝文帝在延興二年(472)的全面漢化,包括遷都、改革官制、禁止胡語、胡服、改鮮卑姓為漢姓、禁止同族通婚、禮樂刑法等方面也向漢人看齊,漢人的地位才真正得到提升。
北魏分裂後,大周延續了漢化政策,只是鮮卑人依然佔據着朝中大部分權力,到了今天,漢人終於可以和鮮卑人平起平坐。這份大丞相詔令一下,整個北方的漢人都歡欣鼓舞。盛讚大丞相的英明,鮮卑人的勢力進一步遭到削弱。
相對於這個詔令,楊勇卻更看重於獨孤氏給他的一封家信,信中提到楊英嫌自己名字不好聽,將自己的名字改為楊廣,廣者,殿之大屋也。《說文》段玉裁註:殿謂堂無四壁…覆乎上者曰屋,無四壁而上有大覆蓋,其所通者宏遠矣,是曰廣,廣者寬闊,淵博,志向高遠也,廣者……果然比單純誇讚容貌的英字要好上十倍,百倍。
獨孤氏對二兒子自己改名為楊廣非但不在意,反而非常高興,在信中對楊廣大大誇贊一番,楊勇看完獨孤氏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