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着醫院回80年 第188章 外匯券黑市價格
考完試第二天,陳夏一個人跑去了省城最大的百貨公司家電櫃枱,現在家裏人多了,事情就多,陳夏想買些家電回去。
「同志,我想買兩台彩電。」
「沒有。」
「那給我來兩台冰箱。」
「沒有。」
「洗衣機有沒有?」
「沒有。」
陳夏火了:「我靠,你們什麼都沒有,開什麼百貨公司?」
那營業員說話也陰陽怪氣來,翻着白眼說道:
「喲,我們是開不了百貨公司了,你這麼有錢,這麼有能力,怎麼不去友誼商店買呀。到時你有本事,拿着外匯券,什麼東西買不到,何必來我們這裏找不痛快?」
「你……」
「你什麼你,少來這裏裝資本家,哪涼快哪待着去,真是的,沒事找事兒。」
陳夏被氣到了,顧客是上帝,為人民服務這些學過沒有?怎麼營業員比顧客還凶?
得了,不就是友誼商店嘛,不就是外匯券嘛,老子美元有得是,現在就去。
所謂的「友誼商店」是特殊年代的特殊產物,只在大城市才有,全部都是國營商店。
六七十年代剛開始只服務外國人和外交官,後來隨着改革開放開始,華僑和港澳台同胞的回鄉增多,慢慢就發展到了有外匯券的華國人也可以入內購買商品。
當然這個華國人可不是普通的華國人,富不富不一定,但絕對是「貴」,能拿到外匯券來消費的,幾乎都是某些貳代為主。
這時候的友誼商店裏面出售的全部都是當時國內最緊俏的東西,比如家電、食品、工藝品,甚至連古董都有賣,給你發票還能帶出國門。
同時也出售一些外國進口商品,由於是獨家壟斷,價格不菲,往往只有那些老外和國內的「貴人們」才買得起。
關鍵一點啊,在友誼商店買東西不用票,這點很關鍵,圈起來歷史課上要考的。
氣呼呼地陳夏叫了一輛三輪車,「師傅,去友誼商店。」
三輪車司機一聽去友誼商店,就回頭看了陳夏幾眼,「小伙子,臨安可不叫友誼商店,叫華僑商店,一般人可進不去,買東西全部要外匯券的。」
陳夏一聽就愣了,心想差點忘了,友誼商店是不能直接用美元購買商品的,需要先去銀行調換。
但如果用官方的匯率調換太虧了,1981年國家規定的匯率是1美元可兌換1.8元人民幣。
估計是這個匯率實在太黑了,沒人願意來換匯,所以又採用了一種「浮動匯率」,結匯的時候大概是1美元可以換2.7人民幣。
不過對懂行的市民來說,這個匯率還是太低了,所以一般都會選擇去黑市上交易,完全可以換到更多。
可是這時候的黑市基本上都是拿人民幣換美元,沒有人願意拿出美元來換人民幣或外匯券,所以導致美元的匯率在黑市上已經給出了天價。
回到三輪車上。
陳夏看了一眼三輪車司機,心想這種經常跑江湖的人問出這句話來,一定有他的目的,便試探着問道:「師傅,你有辦法搞到外匯券?」
三輪車司機看了看周圍,輕聲回答道:「我表弟弄得到。」
得,碰到黃牛了,陳夏挺高興,黃牛的服務態度可比百貨商店的營業員好多了,他現在寧可多花點時間和精力,也不願去看那些百貨公司營業員的冷屁股。
「成,那就找你表弟去。」
三輪車司機的表弟這時候就蹲在臨安華僑商店不遠處,很警惕地看着人來人往。
做這一行的人必須眼光要好,要看得出哪些是真正的顧客,哪些是釣魚的警察,否則被抓到了可不是開玩笑的,要勞改的。
這時候他看到自家表哥騎着三輪車過來了,一路上還在沖他使眼色,他馬上意會,這是又拉來了顧客,於是快速閃到一條胡同里,三輪車也跟了進來。
「虎子,這位小同志想買一些外匯券。」
這位叫虎子的黃牛笑着問道:「不知道這位小同志是打算用美元港幣交易,還是用人民幣交易?」
陳夏奇怪地問道:「這有啥區別嗎?」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