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 第一百六十七節 長盈倉的米
測試廣告1 要能在南直地面上弄出五萬石米來,不是一般的商人可以辦到的。一筆閣 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沈廷揚說自己也來想辦法――長江上的蕪湖是個很大的糧食集散地,去那裏或許能籌措到相當數量的糧食。爭取在一個月里籌集到位。趙引弓回到起威上海分號里,就把毛三生找來商議此事。
毛三生自從到了上海,雖然起威主要經營的是物流業務,但是經手的貨物多了,耳渲目染的見識也積攢了不少。
「最近想大盤買米恐怕辦不到。」毛三生說,「我們和幾處米市的商人都有生意來往,最近大盤的價格漲得厲害,又都惜售:大盤放出來都是幾十石、一二百石的數目,想一口氣買一二千石都難。」
起威棧主營倉儲物流,和米行這樣的大宗貨物商人打交道最多,毛三生的話自然是可靠的。
「我現在要籌五萬石米,一個月內就得要。」
毛三生倒吸一口冷氣:「老爺,這有點難了。」
「用些心思下去買,能買到多少?」
「各家各戶都去跑到,憑着往日的人情面子,大約能湊個一萬多石。只是價錢不好說。」毛三生表示,搞不好最後的均價要超過三兩銀子。
「這麼貴!」趙引弓有點不甘心。
「要是能按照這個價錢把米買到,小人已經覺得是燒高香了。」
「好吧,你先去派人辦,能買多少買多少。買到的米全部運到上海。」
一萬石米距離目標還很遠。趙引弓雖然覺得困難很多,也只能強打精神在上海坐鎮,調度買米事宜。
雖然南直地區自然災害不斷。但是是當時大明治下少有的還稱得上「安穩」的地方,社會秩序大體正常,因而糧食供應,尚稱充分。雖然糙米的行情上漲,米商又惜售,但是只要肯出錢,還是能買到米的。
原本這個時候的米價就在不斷的上漲中。沈廷揚和趙引弓的大規模收購行為,使得米價開始不斷的上揚,原本南直、安徽等地的米價較低。尚能流向今年嚴重缺糧的浙江補充不足,但是雖然收購數量的不斷增加,大量的糧米開始湧向運輸條件更為便利的上海。
去年遭受了水旱的杭嘉湖地區的米價,原本受益於賑荒局的發放賑濟糧和平糶。一度稍有下降。此時米價卻開始上漲。悄然的突破了斗米三錢,連續上漲十五天,到六月中旬的時候,杭州的米價已經上漲到了三錢六分,接近四錢這個鬧糧荒的價格了。
遠在上海的趙引弓對這一變化渾然未覺。雖然每周都有各地的社會財經情報送到他的案頭,但是他正忙於收購糧食和協調與遼海行的商業合同,根本無心顧及。
儘管趙引弓和沈廷揚都花了很大的力氣,用了半個月時間也只買到二萬石多米。按照這個進度。到七月的最晚出發時間恐怕也湊不滿五萬石了。
趙引弓每天都在為此發愁,一直考慮着要不要向臨高發出求救電報。雖然以目前的狀況。臨高給他調運二萬石糙米還是辦得到的,但是這嚴重影響他的形象。
就在這進退維谷的時候,事情卻有了轉機。吳芝香忽然來拜訪他了。
吳芝香來到江南之後,靠着鑽營杭州張岱等幾大復社骨幹成員,順利的加入了復社,憑藉着對社務的活躍熱情,很快成了杭州府比較知名的復社成員。因為知道自己通過科舉進身極難――便是復社也不願意安排象他這樣不學無術的紈絝中舉的。便花錢捐了一個國子監監生的功名,眼下正等着機會得到復社的舉薦,通過東林大佬的關係弄個官做做。
吳芝香很早就通過張岱等人和趙引弓搭上了關係。憑藉當年他在廣州和郭大官人交往的經驗,他對趙引弓也是一個「髡賊」的身份確信不疑。只不過並不揭穿這一層。趙引弓知道他的底細,也有意籠絡他,雙方就在心照不宣中互相交往起來。
沈廷揚承運遼東糧餉的事情復社內部早就知曉――這件事的確是得到復社和東林的支持才得以成功的。因而招商局也加入其內也不是什麼秘密。在復社看來,趙引弓雖然不是復社成員,還有着可疑的「髡賊」背景,但是在廢漕改海上卻是復社的同路人,因為奉教的關係和徐光啟等人的關係不淺,這對迫切需要內閣大佬支持的東林復社集團來說也是個重要的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