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王朝更迭 第152章 趙氏最後的輝煌
更新:10-26 00:44 作者:湯加鹽大伯伯 分類:軍事小說
墨子在《墨子·非樂篇》中說道:「民有三患:飢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勞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誠然,飢餓的人沒有食物可以吃,寒冷的人沒有衣物可以穿,勞動者受着剝削,日夜不得休息。這些是百姓心中恐懼的事情。但是在戰國時期,最大的恐懼並不是來自這些,而是來自戰爭。
戰爭雙方的參戰部隊數量和最後的傷亡數量,比起春秋時期大了許多倍,以白起為例,數次戰爭下來,敵軍就有了160萬的傷亡,足見戰爭給當時人們帶來了多大的陰影。
僅僅長平一戰,趙國即有50萬將士長埋黃土。趙國軍隊經歷如此巨變,能夠參戰的部隊已經不多,以至於後來的邯鄲之戰,趙國老弱殘兵僅僅20萬人馬,還是多虧了廉頗的堅壁清野政策,才得以湊齊。
當時的趙國軍隊,可以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就是趙國舊都晉陽的守軍,主要負責包圍秦軍右翼,總共有7萬人馬,如果趙國有實力,大可以通過晉陽軍隊進攻秦國的側翼,同時也是拱衛趙國北方的重要門戶。第二部分則是趙括屯留在中牟的3萬守軍,可以通過這支部隊抵禦強秦軍隊入侵趙國邯鄲的左翼,同時又可以防備魏國趁火打劫。第三部分則是防備匈奴和燕國的代郡守軍,常備軍力約合5萬人馬,這支部隊的靈活性很大,在戰時可以擴編為10萬人馬。第四部分軍隊自然是趙國軍隊的重中之重,這支軍隊還可以具體地劃分為武安守軍和武城守軍,兵力總數可達10萬人馬。
廉頗憑藉20萬老弱殘兵,能夠抵擋住秦軍45萬精銳之師的連番攻擊,除了廉頗戰略得當,邯鄲趙國人破釜沉舟、眾志成城以及魏國、楚國的支援之外,邯鄲本身防禦設施的堅固和完備,也是很重要的因素。眾所周知,當時的邯鄲是戰事最為頻繁的城市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戰略位置,讓趙國不得不加強防禦,讓其成為當時最為堅固的城池之一。
但是,秦軍畢竟太強大了,又是攜勝利之威而來,在氣勢上可謂一往無前。趙國在這一過程中,也數次面臨危急,這一切,如果沒有廉頗等人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精彩指揮,或者沒有趙國上下特別是趙軍的捨生忘死,這種危急是不可能一一化解的,趙國人也在這一戰爭中,顯示了他們別具一格的人文氣質,非戰之時其樂融融,必戰之時則是堅強不屈,他們的血氣陽剛,他們的精神昂揚都表現了出來。
邯鄲之戰的勝利,與其說是廉頗指揮有道;或者說是趙軍的勝利、聯盟大軍的勝利,不如說是趙國百姓的勝利。無可厚非的是,當時趙國平民為保衛邯鄲,付出了包括生命在內的一切,「趙亡卒數十萬,邯鄲僅以城免」,就顯示了邯鄲之戰的悲壯和慘烈。
如果不是大勢所趨,加上秦國在制度上已經遠遠地走到了東方六國的前面,趙國憑藉其尚武的精神、百姓的堅強,不說一統天下,也定然能夠長期立於不敗之地。
當時的燕國就不信這個邪,在長平大戰之後,燕王急忙命令丞相栗腹為領兵大將,想要趁火打劫。關於栗腹,歷史上的記載很少,只說當時他見趙國「壯者盡於長平,其孤未壯」的悲慘狀況,於公元前251年大舉攻趙。
當時的各諸侯國之間的界限雖然並不是很嚴格,一個國家的百姓到其他國家去,幾乎沒有什麼大的限制,但是在戰爭期間,對於間諜的防備還是比較嚴密的。燕國出於對趙國的重視,遂讓丞相栗腹親自出馬,以祝壽為名,前往趙國一探虛實。到了邯鄲,方才確信在長平一戰中,趙國的青壯年幾乎被白起坑殺殆盡。於是栗腹得出結論:此時此刻正是大舉攻趙的最佳時機,其國內只剩下孤兒寡母,如果燕國乘虛而入,必定得勝。
既然這樣,燕國目前需要做的,就是選取一個最得力的將領,領燕國精銳之師前往攻取趙國,不戰則已,戰必勝。
燕王想到了國內最為得力的幹將樂間。樂間是名將樂毅的兒子,樂乘的同宗,因父親的緣故被封為昌國君,是純正的燕國人,其具體生卒年不詳。
在燕王找到他之時,樂間便直接拒絕了燕王要拜自己為將的要求,樂間認為,雖然趙國和秦國連年征戰,使得國力耗損、軍民大傷,但是無可厚非的是,這樣的做法恰恰讓趙國的普通百姓熟悉了軍事,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