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運小農女 第四章 簡單人物介紹
對於他們這種還掙扎外溫飽線上的貧民來說,吃飽是第一要素,只有那些兒高門大戶,世家大族,才會進一步去追求食物的味道,提升生活品質。
這裏面牽扯的仍是錢權問題。
很可惜,趙玉所在的上哇村趙家,與錢權兩樣都不沾邊。
在這個時代,他們一家人的日常勞作無非就是為了能活下來,至於在活下來之上,其它更好更高的追求,僅存在於夢中。
李氏半蹲着身體,低着頭將地上那些兒活蹦亂跳的魚一條條撿起來,清理乾淨,跟着扔到一旁用來曬魚的草蓆上。
一邊撿着魚,李氏一邊琢磨晚上吃什麼。
家裏人多,每每一到吃飯的時間,都足夠愁人。
這也託了這些兒年風調雨順的福,李氏和趙福祥這輩子生的五兒兩女都活了下來。
其中兩女趙金燕和趙銀燕已經嫁人生子,兩個閨女都隨了她的長相,圓臉大眼,珠圓玉潤,有福氣還討喜,嫁的都是城裏的人家,日子過得不錯,這也是李氏最為驕傲自豪的一件事。
除此之外,城裏還有讀書做工的兩個雙胞胎小兒子趙善行和趙善宇,兩人年紀不大,沒有娶親,也不在家。
家裏除了他們老兩口,就剩下三個已經成家生子的兒子。
其中老大趙善林,身為他們老趙家的長子,長相隨了趙福祥,最為老實本分,踏實肯干。
如果分家,他們老兩口不出意外,是要跟着老大一起生活的,所以,在娶妻方面,李氏給趙善林定了下哇村的劉家。
上哇村與下哇村隔水相望,距離不遠。
當初李氏托媒人求娶時,也是考慮了這一點。
而且劉家風評不錯,劉氏的爹娘也是那種老實肯乾的人,加上媒人的說和,就這樣,相看兩次,李氏排板定下了劉氏作為家裏的長子媳婦。
等趙善林將劉氏娶進門後,李氏也暗地裏觀察了許久,確定劉氏除了某些兒小毛病外,沒什麼大的缺點,長子媳婦還是撐得住,這才放下心來。
劉氏也爭氣,嫁給趙善林十三年,生下一兒兩女。
其中,大兒子趙明威也是他們老趙家這一輩的長孫,今年十二歲滿,正在城裏的私塾讀書。
餘下的兩個女兒趙冬梅和趙冬雪,一個十歲,一個七歲,半大年紀,也是家裏的半個勞動力,李氏給這兩個小姑娘分配了活,平日裏姐妹倆都會上山割豬草餵豬。
當然,因為趙冬梅已經年滿十歲,過兩年就要開始相看人家,最近這段時間,劉氏每天晚上都會給家裏的大女兒額外補課,主要還是女工,日常輪到劉氏做飯,也會將大女兒帶在身邊親手教學。
古代這種貧瘠的時代,男耕女織的文化最為穩固。
所以,在他們需要上交的一系列苛捐雜稅中,也有布稅。
布稅算在田賦之中,朝廷對布稅要求嚴苛,若是按時交不上朝廷收的布,抵的銀錢就要高出布匹價值的整一層,這同樣也是他們除開田稅之後,需要交稅的大頭。
不是劉氏不想交大女兒紡紗織布,只怪劉氏只是普通農婦,家裏人也不是織女出身,周圍更沒有這樣的親戚,壓根沒這個技能,且織布機也貴,以老趙家的錢財根本負擔不起。
以至於他們老趙家在上哇村生活了幾十年,每年交稅,都是靠着手裏攢下來的銀錢在抵。
可以這麼說,別看他們現在賣魚賣的歡快,一年到頭,賣出來的這些兒魚錢怕是都會賠到那些兒布稅里。
這裏還要多說一句,不單說劉氏不會織布,生活在這片大環境的大部分貧苦農婦都是不會這種高端技能的。
畢竟織布這種技術,是專屬於上層社會的技術,在這人人有寶貝都當傳家寶,絕技秘不外傳的情況下,想要學會織布這層技術,也就只比跨越階層輕鬆一點點。
整個上哇村除了鄒里正家的里正夫人,就沒有一個會的。
而且里正夫人也僅僅會一個皮毛,平日裏織出來的布還都是連普通莊戶上身都嫌硬的粗布。
就這樣,里正夫人仍然是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