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得起的阿斗 第685章 民亂
測試廣告1第685章民亂
自古以來,中國農村就存在着爭水這個足以引發千百人械鬥的問題。一筆閣 www.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這個械鬥在古代是以宗族、村落為團體進行的的鬥爭,鋤頭、耙子、木棒這些都是小意思,在尚武地區,大刀、長矛、弓弩這些屢見不鮮。到了近現代,便是動用槍炮了。
大規模的械鬥,是與宗族離不開的。只有宗族才有這麼強大的動員能力。
霸水邊的村莊按理說不卻說了,關中自從秦漢兩代開發之後,也不會存在缺水一說。這兩個亭的械鬥,恐怕不單單是爭水的原因,背後應該可能還有一些原因。
很快就追上了鍾繇一行人,劉禪與鍾繇雙馬齊頭並進,鍾繇扯着嗓子對劉禪說道:「枳道亭和長門亭都在霸水西岸,滻水也流經兩亭,漕渠也同樣流經此處,水源豐富,太子肯定疑惑水源這麼豐富,兩亭為什麼爭鬥水源。」
劉禪正在疑惑着了,八水繞長安,又經秦漢兩代在關中的耕耘,成國渠、龍首渠、白渠、六鋪渠等大型水利工程徹底解決了關中乾旱的問題,水源豐富怎麼還有人搶水,劉禪對鍾繇道:「其背後是另有其他隱情嗎?」
「兩亭聚居地很近,有着一段宗族恩怨,這段恩怨持續大概持續了百年,是從祖上就傳下來的,一直無法解開,百年來雙方發生了幾十次爭鬥,都有損傷。其二點是漕渠水量變小了,漕渠沿途各地都需要用水,枳道亭和長門亭這裏水量已經減小了許多,到了鄭縣境內,漕渠已經乾涸很多年了。」
雖然水源豐富,但是各地用水依然還是靠着秦漢兩代修建的水渠來灌溉農田。
從桓靈二帝以來,皇帝昏庸,朝廷腐敗,民不聊生,後來又是數十年的戰亂,關中被屠數次,百姓逃難各地,關中的水利系統都已經將近半個世紀沒有進行維護了,這個時候的水渠還能起到作用,還真是秦朝人和漢朝人修建這種大工程沒有偷工減料,是把這些當做國家的千年大計來做。
枳道亭就在眼前,劉禪目光看向自己的右側東北方向,遠一點可以看到一條河流,那是霸水,近一點的就是滻水,滻水匯入霸水,霸水則匯入渭水。枳道亭和長門亭所在的區域是在兩水交匯處,土地肥沃,物產豐富。
兩亭基本上就只有兩個姓,是以宗族為主體的村落形式。這就造成了兩個亭非常的團結,一旦有事,就是呼朋喚友,兩個亭只要是發生一點小摩擦,就可能引發一場大的流血動亂。
這種情況在剛剛形成村落的時候或許沒有,後來隨着村落里的某個大族人口越來越多,逐漸整個亭的人有大半是同姓,大家祭奠着一個祖宗,於是宗族就形成了。
已經是百年恩怨了,這種恩怨沒有人能解的開。
「長門亭多姓張,枳道亭多姓鄭。德容被枳道亭的人圍住,恐怕就是因為德容姓張,被誤認為了是長門亭人。德容在判定處決此事的時候,或許是引起了枳道亭的眾人的不滿,所以才引發了諸多事情。」鍾繇判定說道。
枳道亭已經在眼前了。
其實很多人都被誤解了,按照《漢書》的說法,漢代代亭為鄉,里連為一體,即積里為亭,積亭為鄉。其實不是這樣的,亭與鄉並不是上下級關係,亭是直屬於縣的。
鄉、里可以看成是民政上的行政區域,而亭是帶着非常濃厚的軍事色彩的,所以亭和鄉、里是屬於兩個不同的系統。
漢代的亭是沿襲自秦代,在戰國時,亭主要是軍事上的防禦性機構。
從秦到漢,擔任武事方面的任務,在亭長的職責上顯得尤為重要。《漢書》中的記載正好忽略了這一點,《續漢書·百官志》裏記載:亭有亭長,以禁盜賊。亭長主求捕盜賊,承望都尉。這是一句很重要的話,點明了亭長和郡都尉有統屬關係。
根據出土的雲夢秦簡的記載,亭長還具備和鄉中游徼一起審訊罪犯的職責,在亭中還有着監獄的存在。
到了東漢,亭長的職責已經退化了,亭也慢慢變成了地方行政機構,開始主民政和教化工作。
不過從祖輩就傳下來的亭的建築格局卻沒有發生很大的變化,現在的亭依舊還可以看到過往作為軍事機構存在影子。
比如站在枳道亭的大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