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第739章 本是同根生
廣德七年六月,廣德帝下詔恢復言官制度,言官作為朝廷耳目,須做到「宣上德,達下情」。筆神閣 bishenge.com
言官是給事中和御史的合稱,其組織機構為六科和都察院。
都察院最高官員為都御史,下設副都御史和僉都御史等官職。
訪問軍民休戚及興革除害,水旱災傷,須立即具奏,切不可「因循苟且,曠廢其職」;若聽聞有官員奸貪廢事、枉法殘民,須拿下質問;若言官巡歷地方時知善不舉,見惡不拿,則杖一百並且發放煙瘴地面安置。
都察院中,還有十五道監察御史,這些監察御史被派往全國各地。
廣德帝將全國按照省份劃為十五道,每省派遣御史考察。
監察御史和都御史一樣,也有監察官員的職責,無論是京官還是地方官,監察御史都可以監督、察舉,不過他們並沒有直接審查的權限,只是通過奏摺或面陳的方式上報給朝廷。
除此之外,御史還要監管光祿寺的錢糧出納賬簿,檢查是否有侵吞的現象。
御史可分為專差和按差。所謂專差就是專門針對地方的財政情況進行監督,按差就是指代替天子監督財政政策的實施情況。十分瑣碎與繁雜,包括鹽、茶、馬政、漕運、關稅、屯田等……
六科給事中,是在吏、戶、禮、兵、刑、工下各設一個給事中部門,人數不等,通常在十人以內。只對皇帝負責,擁有參政議政之權,如戶部給事中可以對當季錢糧的徵收情況進行考察。
·······
廣德帝之所以選擇在這個時間點恢復言官制度,除了為新政進一步造勢外,還有一個不可告人的目的。
御史言官的厲害,廣德帝早有耳聞,可惜生不逢時,沒能親自領教這個群體的戰鬥力,不過現在,機會來了。
廣德七年六月二十八日黃昏,有刺客手持長劍,徑直闖入兩宮太后居住的坤寧宮,欲刺殺太后,刺客擊傷守門太監,禁衛軍統帥江流兒聞訊趕到,在前殿逮住了刺客。
馬上有人把此事報告給廣德帝,廣德帝當即命人提審問罪,五城兵馬司指揮使鄧壽昌按律當場審訊。
刺客自稱李好,薊州井兒峪人,沒說上幾句話,就開始顛三倒四,像一個瘋子。
鄧壽昌再三訊問,可李好總是胡言亂語,什麼吃齋、討封,問了數小時,也沒將實情供出。
審判官不耐煩把他交給了刑部定論。交到刑部後,由郎中韓士相等人重新提審。
這時李好似乎清醒了些,回答:
「我被鄰居李自強、李萬倉等人欺負了,他們燒掉我的柴草,我非常氣憤,就打算到京城告狀,擊鼓伸冤。於是我就在四月中旬來到京城。我是從東門走進來的,但我不認得路,只好一直往西走,半路上遇到兩個男子,給了我一柄劍,告訴我拿着這把劍就可以伸冤了,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可能一下子犯迷湖了,就走到皇宮宮門了,還打傷了許多人,最後被捉住了。」
韓士相仍然難下結論,他認為李好是瘋癲之人,於是把情況上奏了廣德帝。
刑部提牢主王之寀看出了蹊蹺。有一天,王之寀為牢中犯人分發飯菜,覺得李好決不像瘋癲之人。於是他決定再次審訊李好。為了讓他說出實情,王之寀對李好說:
「說實話,就給你飯吃,要不然本官餓死你。」
李好低頭不語,過了一會兒說道:「不敢說。」
王之寀當即命牢中其他獄吏迴避,只留兩名獄卒在旁,親自對他進行審問。
威逼之下,李好說出了實情,牽出驚天陰謀。
據李好講,他本名叫張差,在薊州井兒峪居住,靠砍柴與打獵為生,在一個月前,在濟州賣完貨後,因為賭錢輸了要被砍手,遇上個太監。
太監說,只要按他的要求去做,完事後給他三百畝地,五百兩銀子,還給他找個媳婦兒。
張差隨這位太監入京,來到一個大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