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太孫無敵 第668章廟號之爭
更新:10-09 17:42 作者:朕聞上古 分類:軍事小說
測試廣告1為了緩和與文臣集團之間的矛盾,等待天子出殯的這一個月來,朱雄英這個新帝並未做出任何人事任免,僅是讓內閣擬定了便宜老爹的諡號與廟號。筆言閣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不比於歷史上朱標尚未登基為帝,就一名嗚呼撒手人寰,他可是實打實的建文大帝,建文朝雖政治生態畸形卻也得到了百姓士子的一致讚譽。
故而為先帝擬定諡號與廟號,便成了朝堂當下最緊要之事,朱雄英也能通過這廟號看出文臣集團的意向。
自改元建文後,天子朱標大力推行仁政為文教,採取了寬鬆治國的國策與息兵養民等一系列政策,使得國家出現了盛世局面,即便是個表面上的盛世,也至少的確如此。
所以群臣之中,對先帝呼聲最高的廟號便是「仁宗」與「孝宗」兩種,尤以「仁宗」更甚。
由於皇帝諡號字數很是膨脹,且幾乎只要是自己後人接位的皇帝子孫都會給父祖上美諡,故而諡號實際上無法顯示皇帝評價,廟號反而取代了諡號起到蓋棺定論的功用。
所以建文大帝朱標的諡號「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倒是得到朝野一致認可,反倒是這廟號始終存在爭議,在「仁宗」與「孝宗」之間久居不下。
廟號,是古代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祭祀時所起的名號,常用「祖」字或「宗」字,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如漢太祖、唐高祖、宋太祖等,後面的皇帝一般稱為宗,如太宗、世宗、神宗等。
而「仁宗」也是古代皇帝的廟號之一,孔子曾曰「仁者愛人」,因此「仁宗」算是一個中等偏上好的廟號,在中國古代的封建王朝中獲得廟號為「仁宗」的不過僅有四位皇帝,他們分別是宋仁宗、遼仁宗、夏仁宗、元仁宗,足以見其稀少。
畢竟凡是死後能獲得「仁宗」廟號的皇帝,他在位期間肯定實行仁政,而且百姓也愛戴於他,這樣的皇帝比較少,縱觀歷朝歷代,也僅有四位皇帝獲此殊榮。
原本按照齊泰方孝孺等人的想法,先帝一生追逐的政治理想便是北宋仁宗的慶曆盛世,也為此艱苦努力了整整四年,直至積勞成疾驟然崩逝,此刻給他上「仁宗廟號,再適合不過了。
不但是對他功績的最好詮釋,也成全了這位仁厚明君一生所願,何樂而不為呢?
奈何新帝似乎不願採取這個廟號,以致於有人為了揣摩聖意,提出了「孝宗」、「興宗」等廟號。
但「孝宗」之「孝」,在孝敬父皇,維持傳統,以寬仁忠孝為主,雖然先帝之孝不必多言,上一個「孝宗」廟號也的確可以,不過遠遠不比「仁宗」更加貼切罷了。
至於什麼「英宗」、「興宗」之類,就更不是群臣考慮的對象了。
身為先帝的心腹重臣,深受先帝隆恩,齊泰與方孝孺已經暗下決心,勢必要為先帝上「仁宗」廟號,為他英明仁厚的一生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徹底蓋棺定論。
眼瞅着出殯之日即將而來,廟號卻始終僵持不下,新帝也絲毫沒有着急的意思,齊泰與方孝孺卻是坐不住了,聯袂來到乾清宮請求面聖。
御前大太監依舊是王鉞,不知是因為什麼原因,新帝並未換掉這個御用太監。
得到王鉞的通稟,朱雄英嘴角微微一笑,當今喚進了二人。
若是這齊泰與方孝孺不曾為了便宜老爹的廟號前來面聖,朱雄英還當真會低看他們一眼,將來絕對不會重用於他們。
畢竟人走茶涼,先帝已崩,新帝即位,依舊懷念先帝功德之人不在少數,願為先帝廟號冒險之人卻是少之又少!
不過二人頭上那猩紅光亮,卻是讓朱某人膩歪不已。
這他娘的我朱雄英好歹也是你二人的君,難道心中就無半分尊敬之心?
儒家聖言裏面的忠君思想,都學到狗肚子裏面去了?
朱雄英方才的喜悅之情也瞬間消失不見,索性癱在龍椅上沒好氣地開口道:「有話快說,有屁快放,朕忙着呢!」
嗯,那紅光又亮上了幾分!
方孝孺與齊泰聞聽此言,心中對這位新帝的厭惡之情油然而生,致仕歸鄉、遠離朝堂之意愈發濃郁。
但在此之前,他們還需要完成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