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元 第941、942節 詭譎的歷史
擔任行軍司馬的李旺珠,用紀實般的文字,記載了後世有名的「努曲寺召對」。
由於李旺珠是吐蕃人,漢文不是太精通,又是侍衛出身的武將,所以《努曲寺召對》少了文人的修飾潤色,完全就是原汁原味的用對話方式記載了唐道祖在努曲寺和八思巴君臣召對的歷史細節。
《努曲寺召對》是浩繁的《洪武政要》中十分特別的一篇。後世整理後認為,《努曲寺召對》史料價值極高,記載了唐道祖和八思巴很多對話,其中最著名的是一段是:
……
道祖皇帝:「上師從薩迦來,那裏局勢可安穩麼?」
八思巴:「但請文殊師利大皇帝寬心,人知聖人到,皆大歡喜。」
道祖皇帝:「上師可知,吐蕃淵源?」
八思巴:「蓋中原一脈,夏人西遷之屬也。」
道祖皇帝:「善,誠如是也。」
八思巴:「聖人繼中原大位,大唐復天下大統。四海莫不欣慰,小僧謹代吐蕃賀之。」
道祖皇帝:「如此,朕心甚慰。朕之心意,上師可知?如今情勢,可有分教麼?」
八思巴:「春聽雨聲,夏聽蟲聲,秋聽風聲,冬聽雪聲。順天勢而變,應時節而易。」
道祖皇帝:「上師妙語。然,變有大變小變,易有大易小易。以上師之見,吐蕃之變易,大焉小焉?」
八思巴:「大變大難,小變小難,不變不難。皆在於聖人之心也。」
道祖皇帝:「朕欲大革變之。」
八思巴:「大皇帝當知,吐蕃自有吐蕃法。若欲大變,恐非良法,有傷聖人之仁。」
道祖皇帝:「吐蕃之民,亦朕赤子,生而唐人。朕為天子,一視同仁。此乃天道人道。是以朕心已決,舍小仁就大仁。斷不許吐蕃百姓,如在囹中。」
八思巴:「然則,密宗僧侶,豈非聖人子民?若大變吐蕃,僧眾無依,百姓迷惘,佛祖何安?望陛下慎之。」
道祖皇帝:「佛法如鐵,天道如爐。車出軌道,御者有愆。密宗之愆,種種不端,實與佛法背道而馳,遠離正法,近乎魔道。改則可昌,不改則亡。朕以道治天下,佛祖不安,非佛祖也。」
八思巴:「小僧愚鈍,欲聞陛下之道。」
道祖皇帝:「大道者,昊天上帝至高之念。乃天地之規律,萬物之法則,人世之準則。是以,天道茫茫,求道尊道無非求天、地、人之融合交匯,得世間之大自由,成有道之大君子。」
八思巴:「陛下所言,世間之大自由,有道之大君子,難道是禮敬昊天上帝就可得到麼?」
道祖皇帝:「非也。道化萬千,是以人皆有其道。君有君道,臣有臣道,民有民道,武有武道,醫有醫道,匠有匠道。人人遵循其道,就得大自由,成就有道君子,各得圓滿,則天下治也,明也。」
八思巴:「那麼,如何才能令天下人各守其道呢?若強令之,那難道不是法律麼?何如佛法潛移暗化,自然而然潤澤人心呢?」
道祖皇帝:「上師之問,大善。大唐理教,便是衛道。不尊守大道,便是失德失貞。失德失貞者,不但今生難以圓滿,不得善果。便是死後,也要被泰山府君懲治,受苦受難。此因果乃天道意志,不容更改。」
八思巴:「原來,大唐之天道,乃兼容道儒佛三家…小僧此言有誤,應是道儒佛三教,俱來源於天道,本為天道之一面。」
道祖皇帝:「上師果然智慧過人,就是如此了。朕得老君啟示,遂知此理。便以三教合而為一,遵循昊天旨意,為天下正教。」
八思巴:「可小僧不解。敢問陛下,既是三教混元歸一,復其本來。可為何天道教諸神,有老君、炎黃、伏羲、女媧、孔子孟子、泰山府君,連關羽岳飛魯班都有,卻唯獨沒有菩薩佛主?這豈非天道有缺?或者說,天道不公?」
道祖皇帝:「老君化身萬方。佛主菩薩,本是老君之化身。八大護法天王,本武聖之化身。所以,才有老子化佛。又說佛本是道。」
八思巴:「………」
道祖皇帝:「天意既天道,朕亦難改。天道復興已至,此乃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不獨吐蕃要變,中原也會變。」
八思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