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醍醐灌頂
劉慶感慨地說道:「皇上,鄭大人說的對,時機尚早。陛下自小鐘鳴鼎食,卻不知天下之事,貴在於兵事。陛下若無兵符在手,早晚要低於人下。那竇憲擁兵在外,更視我等於無物,揮刀剁肉,哪裏還有什麼猶豫。我們計劃得再周詳,人家只需揮軍而入,旦夕之事啊!」
鄭眾看了看緊皺眉頭,心亂如麻的皇帝,心裏也不是滋味,他自明帝永平年中,初給事太子家,便對皇室忠心無二。章帝暴病身亡後,竇太后封了他一個主管園林的鈎盾令,明明白白的就是將他排除在了皇室大權之外。
主管園林的閒差,他當得不甘心,倒不是自己利慾薰心,而是看着竇家一黨主掌朝政,劉氏皇族日益衰敗,心痛不已。
劉肇登基後,每日的朝中之事,他都詳詳細細的問好,打聽清楚,希望有一天能助小皇帝重新掌權,雖然明知此事不易,卻是不得不行之事。
他柔聲的安慰道:「陛下,既然目標已定,就是最大的收穫。陛下不可着急啊,臣在宮中日久,也多少摸着了一些太后的脾性,臣會想辦法,將天子六璽給陛下收回來。否則,什麼事都是一個空字啊!」
劉肇拉住了他的手,覺得厚重沉穩,溫暖且有力,心中便覺安心。「鄭眾,朕便將希望寄於你的身上。本來朕以為,得了些證據就可以置竇憲於死地,如今聽了你的話,才知道朕見識得太淺了。倘若大膽而行,可能真的要性命不保了。如今即使是刀砧上的魚還要蹦達幾下,朕孤注一擲,這也是唯一的路。」
「陛下,臣並非是善言之人,如何做,如何說,還是要想一想。」鄭眾回頭看了眼清河王劉慶,微笑道:「臣聽說清河王的府上,有一位謀士,不知是否是真?」
劉慶一愣,心中一凜,不知他突兀的一問,是何目的。再說,李郃在自己府中之事,只有自己和皇上知道,他一個管園林的宮人,如何得知?所以,低頭不語,只拿鞋子踢那案腿。
鄭眾見他謹慎,便笑道:「陛下,你看看,清河王還防着老臣呢!」
劉肇看了一眼假裝氣定神閒的劉慶,也覺啞然失笑,說道:「皇兄,鄭大人是可信之人!」
劉慶苦笑道「皇上,臣不是這個意思,只是覺得奇怪,鄭大人在宮中管理園林,怎麼會知道我府中之事?」
鄭眾嘆道:「陛下,此事朝中人人皆知啊,只是清河王是陛下倚重之人,所以即使如竇憲之流,也只當一笑罷了。」
劉肇全身一震,仿佛一道極亮的光從腦海中划過,旋即又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陛下,朝中宮中都是竇憲派來監視的人,你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竇憲的耳目。這樣做有三個好處。」
鄭眾緩緩踱着步,徐徐說道:「一,可以知道陛下的行止,以利於應變。二,陛下結交的什麼人,處置了什麼人,都心知肚明,以利於除掉對手,拉攏結黨。這第三,他本身太過強勢,獨攬政務,他需要與皇上分庭抗禮,做事不致於梗阻。」
「可惡!」劉肇咬着牙,心裏煩燥異常。
「清河王在京中置宅,然後便有人進入,這些事都逃不過竇憲一黨的耳目。何況陛下每次去過清河王府,便有新旨意出台,這便是實證。所以千防萬防,也防不得小人,不如不防,由他們去吧,我們公事公辦,在公事中做手腳,也就斷了他們的猜疑。不過,這位清河王府中的謀士,我卻想見一見,天子六璽如何要,我還想聽聽他的看法。」
鄭眾一口氣說完,劉肇至此猶如醍醐灌頂,滿心滿目一片清亮,呵呵笑道:「朕一直獨自如在黑暗中摸索,每一步的盤算都是千思萬慮,卻總是處處荊棘,處處出錯。實在如閉門造車,沒想到一舉一動都在別人的掌控之中,若無你的提醒,朕還事事蒙在鼓裏。鄭大人分析得真是入木三分,妙哉斯言!」
劉慶也拊掌笑道:「陛下,如此,我們可以把事情放到明面上,該怎麼着就怎麼着,他們總也是暗中行事,總不會來搜我們的身,檢查我們的東西。鄭大人真是大才,一團亂麻的時局,經大人一番解剖,立時顯得涇渭分明。」
劉肇也心情大好,有了這樣一個幫手,似乎人一下子就放鬆了,感到全身都酸痛起來。但是鄭眾要見李郃之事,還要從長計議。所以堅持着正色說道:「鄭愛卿,朕想辦法,儘快讓你見到李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