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骨 第八?七章 大風起兮
當一月的北國懷是冰夭雪地的時候。赤道附浙的加里晏吸潤川是烈日炎炎,行走在熾熱的陽光下,身體表面很快便會被淋漓的汗水所佈滿,不過在陰涼處,濕漉漉帶着腥味的海風吹來,卻感覺極為舒爽。
加里曼丹島又叫婆羅洲,是世界第三大島,位於東南亞馬來群島中部。西為蘇門答臘島,東為蘇拉威西島,冉為爪哇海、爪哇島,其為南中國海。島上西北端當地土著稱之為文萊城,華人則喚其為渤泥的城市。是島上幾個特大城甫之一。這座城市面積大約十二平方公里,由於九一八後華人的急速湧入,現在人口大約在二十萬左右,是島上華人比較集中的區域。
盧開明行走在從港口通往渤泥城的水泥道路上,欣賞着沿途的美景。只見順着海灣一線,覆蓋着密密麻麻的熱帶林木,鬱鬱蔥蔥,延綿不絕,不時可見鮮艷的花簇點綴其中。艷麗異常。遠處大海碧藍清澈。在陽光下折射着迷人的光彩。天空碧藍如洗,與平靜的大海相映成趣。遠處的沙灘和道路兩旁,密佈着椰子樹、芭蕉樹,充滿異域風情的矮屋三三兩兩散落其間,寧靜而又古樸。
陪伴在盧開明身邊的是歐家在渤泥城的負責人費虛,他年紀不大,大約二十五六歲,身材高高瘦瘦。一雙眸子裏閃爍着精明的光彩。費虛也是歐耀庭收養的孤兒,畢業於英國牛津大學政治系,負責渤泥城的事務已經有一年多,在他的精心打理下,歐家在渤泥地區的數十家橡膠種植園,一百多家農場,十多個採礦點。二十餘家工廠企業井井有條,創造的產值多達千萬,是歐耀庭非常看好的一今年輕人。
跟在二人身後的,是盧開明的助手鄭鈞和洪興社駐渤泥堂口的堂主風致和,再後面的則是隨行的警衛和當地堂口的洪興社成員。大家在練營的時候幾乎都彼此認識,此番久別重逢說說笑笑,好不快哉!
盧開明此來,主要是為了籌措安毅華北抗戰所需的糧食,再一個就是集團公司步步壯大,對原材料的需求與日俱增,如製藥廠生產奔寧的金雞納霜、汽車廠所需的橡膠原料、合金廠的錫鎳等原料,都需要從南洋的富集產地大量購進,攤子越來越大企業越來越多的歐耀庭集團企業已經無法兼顧,盧開明非常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在歐氏集團的協助下進一步開拓南洋市場,從而擴大自己南華集團的經營面,步步壯大。
起糧食緊張可能很多人會奇怪,從美國運來的糧食到哪兒去了?原來這些年從美國收購的廉價糧食雖然源源不斷運往中國,但由於華夏大地天災人禍不斷,加之兵災連連,每次送抵的糧食總是很快便被瓜分一空,這次長城抗戰消耗巨大。安毅不得不想辦法另闢貨源,加之盧開明有心做出一番事業,於是便有了這次出行。
走了一段,盧開明發現渤泥的發展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好,沿途所見的民居大多是低矮的草房,道路兩旁零散地分佈着一些手工作坊,不時可見農民頂着烈日在田間地頭耕作。盧開明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田地里大多是一些經濟作物,如咖啡、茶葉、香料等,只是偶爾才可以見到一些稻田。
似乎是發現了盧開明的疑惑,費虛解釋道:「盧大哥是對我們能否拿出五十萬噸糧食感到沒底吧?其實這麼一大筆糧食,放到前兩年肯定做不到,但現在卻有富裕了。前年九一八之後,隨着東北和長江、淮河流域洪災的難民大量湧入,婆羅洲和南洋其他地方的農業生產有了飛躍的發展。
「南洋的土著大多比較懶惰,由於這兒靠近赤道日照和雨水充足。一般一家人種植個一兩畝田地就可以很好地生存下去,所以誰也不主動開墾荒地發展生產,我們華人則不同,除了滿足溫飽外,還有更高的追求,所以這兩年南洋處處可見開山墾荒的情景,許多農場和種植園從無到有,只不過需要兩三個同時間。英、荷等殖民當局也樂於見到這種情況,畢竟經濟發展上去了。他們也可以大撈好處,所以對此一直是睜一隻閉一隻眼。
「就以婆羅洲為例,數年來安置了大約八十多萬人口,全島在我們歐氏集團的幫助下,新開農場三千二百一十八座,種植園四百六十七家。從北到南連成一片,如今用魚米之鄉來形容也不為過。你所見到的這港口一帶大多是鹽鹼地,土地貧癮,所以才會有諸多疑問,等進了渤泥城再出城,就可以看到我渤泥的大好風光了。」
盧開明連連點頭:「這樣我就放心了。我看過婆羅州的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