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之紅色警戒 第79章過江
更新:11-15 08:44 作者:大刀老猿 分類:軍事小說
浮橋是孟享的主意,在李挺等人聯繫不到更多船隻的情況下,他就冒出了這個主意。
長江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是天塹,而後世飛架長江兩岸已是尋常。唯一的難題就是浮橋的長度。作為小白的孟享不知道其中的困難有多大,但無論怎樣,去做了才有可能成功。
工兵架橋在歐美國家已經有了很多做法,基地的廉價生產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幾個工程師也推算了各類條件,結構、水文、氣候等要素都經過了大量的推演,確定好了17日當夜老天保佑,天氣尚可,這才有了全面的行動。
通過裝備中心和戰車工廠,浮橋等設備倒是可以生產出來,只是運送設備以及與沿途和長江北岸的守軍打點關係卻是麻煩。
運送設備,有了生產出來的卡車,也很方便,沿途的一些小魚小蝦,有韓復榘的親筆公文,以及隨隊的三輛裝甲車的震懾,都沒出什麼大麻煩。
只是沿途的一些規矩麻煩了許多,耽擱了些時日。
到了長江北岸,靠着下關撤退中的優異表現,李挺等人打通了胡宗南的關係,認可了此次救援行動。只是具體情況一直保密,直到工兵營準備行動了,才正式提出。此時的日奸不少,中央軍中的諸多情報一向又是以漏斗著稱,不得不防備。
為了保障順利的撤退,幕府山的長江邊的上下游都在要害處,共設置了孟享趕着造出來的15門155毫米口徑火炮,並佈置了不少的40毫米防空火炮。文天祥中隊剩下的三艘魚雷快艇也被安置上了高射機槍。
正是這些火炮的無償捐贈,才使得這次行動很快得到國民政府的大力支持。
不過,半天就架設起來浮橋卻是很有難度。對此,孟享採用了預裝的方案。而且根據當地的狀況,分兩段進行的,一段是從南岸到八卦洲,一段是從八卦洲到北岸。
但沒有工兵營克隆士兵的熟練技術,和緊急生產出來的施工機械,也不可能順利的實施。為了此次行動,孟享又派來了一個營的克隆兵,適當的時候,也可以幫個忙搭把手。
機械化的施工讓工程進度加快,再加上對岸五千名壯丁的幫助,只半天的時間,奇蹟就出現了。
這個不惜工本的浮橋還不是正規的橋樑那般結實,但孟享只希望它能完成一天的撤退任務即可。
李鐵俠不時看到橋下還有門板橫樑等各類雜七雜八的構架出現,再看了看兩邊用來防止墜江和夜晚摸索前進的簡易防護繩,不由心中感嘆不已。
有了這座簡陋的浮橋,即便是一些地方江水漫過了腳面,一些地方僅僅容納兩個人並排通過,在沒有物品之類,只通過人的情況下,撤退的速度很快。俘虜和押解的平民中沒有幾個老弱,絕大多數都是精壯,在生死選擇下,都加快了撤離的腳步。
「時間!我需要更多的時間!」黃華民對擔任阻擊任務的牛一說道。
突擊部隊的其他一千人需要對聞訊而來的鬼子的援軍進行阻擊。本來這個任務難度有點大,但當擔任阻擊任務的胡鶴鳴看到牛一等人擺出來的重型武器時,心中不由信心十足。
五十架通用機槍不必提了,十架大口徑的高射機槍當平射使用,在保障了足夠的彈藥補給時,絕對是殺人利器。
突襲的突然性讓正狂歡得意地鬼子們一時有些摸不着頭腦,但訓練精良的鬼子軍還是很快反應了過來,迅速組織人手向這邊反撲過來。只是,他們初期以為只是有些騷亂而已,畢竟守衛人員被全殲,他們對來襲的人員不是很了解。
當支援過來的一個大隊遭到猛烈火力的狙擊時,他們才根據火力的猛烈程度判斷可能來襲的人員兵力不少。
他們不知道的是,這還是阻擊的一千多人只開動了一小半重火力的情況下的結果。根據戰俘中一個毛遂自薦的少校團參謀魏寒潮的建議,此舉是為了讓鬼子摸不清具體情況,拖延了鬼子增援的時間,給撤退時間也多留一些餘地。
鬼子果然上了當,逐步的添油戰術起不到作用時,鬼子們終於意識到對面的襲擊隊伍並不是簡單的一點人手。
但當鬼子們明白過來時,阻擊隊伍已經慢慢的撤到了江邊,準備撤離了。
上下游各自響起了155毫米重炮阻擊日本人艦船那沉悶的轟擊聲。脆弱的浮橋一旦被攻擊到就是一個大麻煩,工兵的搶修也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