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娛樂鬼才 第一百三十四章 海外發行
更新:09-03 22:32 作者:香港大亨 分類:都市小說
1999年11月15日,《西遊之大聖篇》在中國內地票房市場,靚麗的表現,也吸引了不少海外發行商的興趣。~
荷里活等等國際娛樂集團,在80年代就開始佈局中國市場,一步步的試圖打開中國市場的局面,可不僅僅是把荷里活電影賣到中國。而且,還包括了投資中國的導演、電影,增加其在全球文化市場的影響力和籌碼。
荷里活之所以強大,絕不僅僅是美國的文化,向全球傾銷。更重要的是,荷里活擅長以資本優勢,控制其他不同的文化圈子的人才,壯大荷里活的影響力。將全世界不同國家,不同語種的人才的作品創意,也拿在手中,自然是增加其公司在全球的影響力。
比如,張藝謀等等導演很早就與海外發行商合作,電影不僅僅在中國市場發行,在海外也積累了一些觀眾。就如張藝謀的《我的父親母親》這部電影,在中國市場僅取得800萬人民幣的票房,而海外的票房則是達到400多萬美元。
《西遊之大聖篇》吸引海外發行商關注,不僅僅因為這部片子在中國是現象級的片子。
而且,更巧的是對中國文化不太了解的海外發行商,孫悟空恰好是他們比較熟悉的一個故事。
不過,目前國內很多大導演的電影,在國際上的票房,都是一般般。比如,張藝謀的電影在全球市場發行,卻只有幾百萬美元的全球票房。
為了謹慎起見。《西遊之大聖篇》的幾大投資商商量之後,決定採用了買斷方式,以350萬美元的價格,將除港澳台和東南亞之外的版權,都打包賣給了時代華納公司。
因為,時代華納公司是最早佈局中國市場的荷里活巨頭之一,更重要的是時代華納除的價錢的最高的!
350萬美元的買斷,對應的海外票房應該在1000萬美元左右。假設,時代華納的運營之下,這部電影超過了千萬美元的票房。那麼。製片方就少拿了不少利益。
當然了,王啟年並不覺得「賣便宜了」。本質上,電影是一項高風險的生意。
想要基業長青,絕不是想要冒險。博取不確定的收益!
而是應該穩重一點。將確定的收益抓在手中!
當然了。在港澳台和東南亞市場,《西遊之大聖篇》還是選擇了比較熟悉的合作夥伴嘉禾電影公司發行,並且。選擇的是分成模式,而非買斷!
因為,嘉禾公司可不像荷里活巨頭那麼財大氣粗,可以提前預支幾百萬美元的價格買斷版權。
而且,分成制度是非常好的選擇,電影受歡迎,大家雙贏。電影票房不景氣,也一起分擔風險。
……
當然了,這一系列的發行合約簽訂之後,錢並不是馬上就可以分到手。正式的分賬,是集中在今年的十二月份至明年的第一季度。
而在1999年11月16日這一天,王啟年卻是顯得很悠閒,甚至翹着二郎腿,閒着無聊上門戶網站看新聞。
新聞上,不僅僅報道《西遊之大聖篇》下畫和票房的消息,更多篇幅在介紹中國加入wto相關的進展——11月15日,中美正式簽署了雙邊關於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協議。
這個協議簽署之後,再過兩年,也就是2001年11月11日,中國就正式成為了世貿組織。
當然了,加入世貿,對中國影響還是利大於弊的。不僅僅增加了中國產品的出口,也讓中國在科技和商業模式上,開始於國際接軌。
比如,中國互聯網產業的井噴,也是受益於融入wto世貿組織,若非加速於國際接軌,中國即使是想要自己搞互聯網,在資金和技術上,也會受到巨大限制,不容易發展起來。
21世紀前十年,最火的產業是什麼——互聯網!
雖然,互聯網行業叫囂萬事萬物都要融入到互聯網上,有點太過於自大。但互聯網席捲世界,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很多產業的生態環境,還是大勢所趨的!
王啟年知道——文化產業在未來,一定要融入到互聯網中,越早的擁抱互聯網,未來的前途越不可限量。
小夥伴公司發展傳統的文化產業之前,也必須要擁有「互聯網基因」!
當然了,王啟年不準備去引進風險投資,也不準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