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夏 第三章盧溝橋想不到
.:7年5,宋哲元回山東老家「養病」。友情提示:喜歡該小說,請到秀*閱讀最新章節
從1933年第一次掌握察哈爾掌控平津四地,宋哲元終於完成了畢生的志願,從馮玉祥座下的十三太保之一變成擁兵一方的軍閥,這種人生事業的成就的確是無與倫比的,雖然不是那種揮手之間天翻地覆的大梟,然足夠牧守一方吞雲吐霧了。
怎奈何天生命不好,當他真正坐上那個位子的時候,卻也正是日本處心積慮要侵吞華北的關鍵時節,關東軍節節進逼不斷挑釁,令他不得不時刻提心弔膽,生怕什麼時候冒出點不可收拾的大麻煩來,導致好不容易到手的大好局面毀於一旦。因此,從那時候起,宋哲元變了,他不再是那個長城抗戰之前,號令全軍以死報國的勇士,也再不是那個血染沙場笑傲敵酋的大丈夫,他開始朝着一個政客的角色滑落。
當然,不能因為此就責怪宋哲元的墮落,在這個時代他的想法和做法一點都沒有錯,從中央到地方,凡是有點軍權的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立山頭當老大,隨便往那個地方看都是這種現象,即便是貌似統一的中央軍內部也是派系林立爭鬥不斷,國家沒有真正統一的,絕不僅僅是版圖和政權,沒有浴火重生一般的大變局,這個過程會非常的慢。
離家多年後再一次回來,宋哲元驚訝於山東的變化是如此之大,完全不再是他想像中的那個賊匪橫行官吏霸道饑荒滿地民不聊生的景象。比起國內其他地方來,這裏像是桃源,隨便找一條大街都是乾淨平整的,甚至兩邊的植物都綠盈盈修剪的一絲不芶。隨便碰上一個人,絕少能看到麻木冷漠與愁苦的神情,他們面容平和而自信,從容而熱情,充滿這個孔孟之鄉待人熱誠懇切,又不脫山東大漢的渾雄豪邁氣概,這個國中之國的變化,令人不敢相信是真的。
得到了陳曉奇的熱情接待之後,從濟南到老家走了一圈,宋哲元什麼都明白了,他是沒辦法跟陳曉奇爭的。憑着他走馬觀花看到的這一路情景,他已經明白什麼才是真的有實力,也第一次覺得自己做的實在有點不大入流,比起夾在中日之間不斷的煎熬的自己,從一開始就躲在張宗昌眼皮底下積蓄力量、一旦得勢就立刻誰也不理的陳曉奇才真正做到了灑脫。人家不必關心其他勢力的想法和做法,完全按照自己的計劃一步步壯大起來,逼急了,打就是了!
巨大的反差令宋哲元頗有些心灰意冷,他真的就在老家躲着不出來,偶爾也去見見「讀書」的馮玉祥交流下心得,或去某些風景區遊覽一番,散散心。華北的事情,他丟給秦德純替自己打理,靜靜的看着世道不停的變幻。
他一個人不在北平天津坐鎮還不打緊,無非是跟咄咄逼人的日軍扯皮罷了,這樣的事情秦德純也做得來,上頭還有蔣委員長的遙相控制,諒也出不了大亂子。日本人還是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的,他們不好把中國人逼急了。兔子急了還咬人呢,何況四億六七千萬的中國人,現在已經開始團結起來組成統一戰線了,他們不敢。
6初,日本駐軍越的猖狂起來,他們不斷的針對河北各地區的地形進行有目的的軍事演習,從空包彈到實彈演練,規模越來越大,真實性越來越強,地方越來越敏感,到最後直接在昌平一帶的縣城裏亂搞,囂張氣焰無與倫比。
對於此,宋哲元權當沒看見,一個「忍」字當頭,老子就是不動手不挑事,找不到藉口我看你們能怎麼滴!
二十九軍的漢子們雖然勉強憋下了這口鳥氣,可整天眼瞅着小鬼子在眼皮底下這麼折騰也不是個事!他們船上英式軍服,整齊劃一的在城市街道中日軍走過的兩邊,雄赳赳的排列成長長的軍陣,以目光刺激那些得意洋洋的日軍,特別是曾經砍得鬼子屁滾尿流的大刀更是亮出來,相形之下裝備更好的日軍顯然猥瑣不少,惹得中國老百姓連聲喝彩!
然而這不可能改變什麼。日本軍人地驕縱不法已經成為傳統。下級軍官們「下克上」成為被人傳誦地經典。他們更是樂此不疲。只不過因為有人壓制着。他們不能得逞而已。
上天仿佛是在開一個要命地玩笑。註定了在中國和日本兩個民族之間。要進行一次總地清算。一直以來中日兩國中地頭腦清醒。包括中國地蔣委員長和日本地石原莞爾在內。都把行動地時間定在1940之後。
在石原莞爾看來。到那時。日本將徹底完成工業化地轉變。理順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