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夏 第一三一章大拆遷全國亂
.移民開邊疆地區,是很早以前就已經制定好了的國策,作為後來人的陳曉奇很清楚的一件事,就是共和國建立之後,長達半個多世紀以來由於過度展濱海地區而忽略了內陸邊疆地區的展,造成極大地經濟落差,以至於在沿海地區堪比世界最達國家的時候,內陸卻仍舊窮的一家人穿不上褲子。年年依kao政府救濟,始終難以擺拖貧困寥落的境地,而同樣的國家必須付出大量的心血和力量來保持這裏的穩定,還常常被國際陰謀家不斷的挑起爭端造成麻煩。
所以到了他能夠掌握大局的時候,就早早主持制定了新的解決辦法,先是要將路通過去,公路和鐵路必須修到所有的邊角地帶,其次是在當地的自然條件下,優先建立工農業生產體系,這在當初建立的甘肅、包頭基地就已經考慮到了這些。通過建立這些基礎條件,吸引更多的民眾到那裏定居生活,久而久之自然可以在邊疆地區建立起足夠大的民生圈子,更可以在先期投入的工業帶動下,最大可能的與沿海出口相平衡。
在1942年國防軍開到邊疆後,築路大軍便馬不停蹄的將鐵路公路全部延伸開去,到了現在,在西疆哈薩克共和國境內,原來屬於中國的阿拉木圖地區直到阿爾泰邊疆地區的領土被收回,國防軍的西面軍主力就此在這裏駐紮,依託兩年來建立的龐大軍事基地,原本就安排了兩百多萬人的生活。
在外蒙西部地區,唐努烏梁海地區和背部的葉妮塞河東岸地區,國防軍攻擊到這裏之後就很快建立起穩固的前沿陣地,綢繆兩年之久的資源累積,令他們很容易就在這裏建立起一個面向新西伯利亞的前進基地,與阿爾泰基地遙相呼應,成犄角態勢頂在蘇聯人的肚皮上,在簽訂協議後不久,該地區部隊主動後撤到葉妮塞河以東駐紮。
除此之外,在外蒙地區溝通了從綏遠到恰克圖蘇聯遠東大鐵路之後,又從恰克圖出修建一條沿着邊緣西行的鐵路,直接貫穿到阿爾泰邊疆,與北方鐵路齊頭並進,組成夾着高大山川兩翼的雙頭前進通道,並與西疆大鐵路溝通阿拉木圖後北上的鐵路形成環路,從而保證了運輸的方便。如果更進一步的話,佔領新西伯利亞,甚至可以組成更大的迴路。
正是有了這樣方便的鐵路、.公路運輸條件,加上新開通的空中運輸線後,從中原腹地跋涉幾千公里到偏遠寒冷的西北地區,才不顯得那麼麻煩,這也才能夠保證了國防軍七十萬大軍在這裏的戰鬥。但是現在,這顯然已經不夠用了!
為了阻止蘇軍南下東進,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國防軍在這裏就地組成防禦陣線,可這樣的代價之大是絕難想想的,百萬大軍陳兵邊界,可以輕鬆拖死一個大國,只有將兵力減少到可以承受的程度,才能既保證了國家疆土,又能夠不拖累經濟展,這必然需要有意識的操控佈局。
在陳曉奇咬牙切齒的作出決.斷後,財政部和參謀部隨後綜合各方面情報給出來的建議,卻並不像他想的那麼恐怖,甚至可以說,前景其實算比較樂觀的。
大總管吳盛就板着指頭給陳曉奇計算他們的結.論:「先從西部說起,單就阿拉木圖地區和東哈薩克以及阿爾泰邊疆這三個地區來說吧,前兩個是按照協定必須歸還我國的領土,這兩個地區的土地肥沃水網密集,更有大量的礦產資源可供開採,按照我們的計算,至少可以安排三百萬人的寬鬆富裕生活,同樣也足以維持二十萬部隊的基本消耗。而阿爾泰地區本身就是一塊極其良好的農業產區,容納一百萬以上的居民完全沒有問題,並且這裏的氣候也算合適,對於嚴重缺乏生存之地的我國百姓,一家子千百畝地的吸引力可不是一般的大啊!」
「再看西北部地區,唐努烏梁海地區山地陡峭,多戈.壁高原,不適宜搞農業種植,但是這裏確有足夠大的牧場,作為前哨站是綽綽有餘,這裏的地形根本不適合兵力展開,所以蘇聯再蠢也不會開動大軍深入,那只會死的更快,可以不考慮。但是在更北的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作為葉妮塞河的源地,我們目前駐軍的最前端,本身就是蘇聯原來在東西伯利亞地區的重要工業中心,現在收到我們手裏之後,只要稍加投入就能輕鬆將這個地方啟動起來。加上這裏的礦產資源和幾乎取之不盡的森林資源,保守估計可以安置二百萬人的生活就業!加上唐努烏梁海地區和環貝加爾湖地區,就算不動我們如今已經在大力開展的遠東開計劃,這一個半環形地帶安排八百萬到一千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