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流 第1194章 宣府行(二合一)_頁2
的虎鞭都有三根了,而且肯定正宗。談如青入藥用的虎骨虎膽什麼的,別人弄不到,談如青卻是用不完。冬天穿着貂裘大衣,也都是正宗的山林野獸皮。林子裏挖的山參什麼,那就更多了。
趙永勝這麼做自然不是為了要從張延齡這裏求得些什麼好處,而是完全出於尊敬和感恩。張延齡是他的救命恩人,不光是身體上的,還有事業上的。
趙永勝這幾年來,雖然官職上沒有得到提升,但是在整個宣府鎮邊軍之中,他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也越來越受到重用。
自從去年底,宣府抽調了五萬大軍由朱暉率領和大同兵馬組成河套作戰的右路軍團之後。被抽調走了大量兵力的宣府鎮也做了軍事上的部署和調整。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趙永勝被調往宣府,協助副總兵鎮守萬全都司宣府鎮,掌管宣府三衛中留守的一衛兵馬,並且負責左近龍門衛和長安所的兵馬。可見其地位在宣府軍中已經很高了。
張延齡此行從宣府回來的其中一個原因便是去見一見趙永勝。有些事得和他說清楚,在邊將之中,趙永勝是張延齡能夠信任的人,這一點毋庸置疑。
夕陽西下,宣府鎮北側山巒盡染,一片紅黃斑斕。夕陽照耀之下,甚為輝煌燦爛。
宣城北城門外,馬蹄輕響聲中,張延齡一行抵達宣府北城門外。這座北方邊鎮重鎮,向北的一側格外雄偉高大,像是一道巍峨的高牆一般聳立。
高達四丈有餘的巍峨城牆,夯土牆壁上甚至都長着一撮撮的青草和爬藤。裸露的牆面上到處是坑坑窪窪煙熏火燎的痕跡。以此證明這裏曾經發生過多次殘酷的戰鬥。
自蒙元北遷,韃靼人以及蒙元餘孽的其他兵馬便從未放棄過對南方大明的滋擾。宣府更是因為距離京城一步之遙而成為重點襲擾之地。大大小小發生在宣府各地的戰鬥不計其數,攻到宣府城下的戰鬥也有不少,所以這裏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見證了那些殘酷的戰鬥。
張延齡策馬立在宣府北城門外,分明從高高的城樓和斑駁的城牆上感受到了一股肅殺之氣。這是真正的,經歷過血與火戰鬥的百年古城的肅殺之氣。
同時張延齡也看到了高大城樓下,巨大的喪字白燈籠在飛檐下隨着秋風搖晃着。兩根巨大的紙皤豎在城樓兩端。張延齡知道,朱厚照駕崩的消息已經傳遞到邊鎮各地了。
「來人,前去叫開城門。就說,大明靖海王張延齡回京奔喪,途徑宣府。今晚要在宣府過夜。」陳式一道。
兩名騎兵沉聲應諾,策馬想着高大的城門方向緩緩而去。他們在城下剛剛勒馬站定,尚未和城頭守軍進行對話,便聽得城門哐當打開,吊橋轟隆隆的放下,從城內飛馳而出數十騎來。
陳式一霍世鑒等人甚為驚訝和詫異,忙阻止人手護衛張延齡。卻聽疾馳出城的騎兵之中,最前方一名身材瘦削,全副武裝,年約四十多歲的馬上男子遙遙拱手高聲大叫。
「是護國公張公爺一行大駕麼?可終於到了,讓卑職等的好生心焦啊。」
張延齡的大笑聲傳來:「永勝兄弟,別來無恙。」
來者正是趙永勝,他帶着手下將領策馬飛馳到張延齡面前,滾鞍下馬跪地向着張延齡磕頭。跟隨他前來的宣府眾將,也都紛紛下馬磕頭。
「卑職趙永勝,給護國公磕頭了。」趙永勝激動的道。
張延齡連忙下馬攙扶,哈哈笑道:「永勝兄弟,為何這般客氣。磕頭作甚?自家兄弟,沒得折煞我。」
趙永勝笑道:「卑職給國公爺磕頭,天經地義。既是上官,又是救命恩人。國公爺受之無愧,何來折煞之說?」
一旁陳式一呵呵笑道:「趙將軍,莫要國公爺國公爺的叫了,皇上新下的旨意,我家國公爺現在已經是我大明靖海王了。」
趙永勝聞言一驚,大喜道:「哎呦,恭喜恭喜,永勝孤陋寡聞,竟不知此事。冒犯靖海王了,冒犯了。還望恕罪。」
張延齡哈哈一笑,擺手道:「什麼王啊公的,咱們在一起便是兄弟相稱。不要有什麼拘束和忌諱,否則便沒意味了。叫你的人起來吧,別跪着了。」
身份證伍陸彡74彡陸7伍
趙永勝這才揮手命跟隨的將領兵士們紛紛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