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流 第1194章 宣府行(二合一)_頁3
這些人無不仰慕張延齡風儀,他們是趙永勝的手下,趙永勝不知多少次跟他們說過張延齡的事情。護國公上天下海乾了那麼多大事的功勳也時常耳聞。今日見到了張延齡,一個個心中狂喜,像是見到偶像一般,大氣卻也不敢喘。
「我建議,咱們進城再說話。靖海王,諸位將軍覺得如何?」趙永勝拱手道。
張延齡笑道:「客隨主便,你安排便是。」
趙永勝點頭,轉身對隨從喝道:「去通知所有人,大開城門迎接靖海王駕臨。命人安排南軍營供隨行兵馬駐紮休整。」
隨從領命而去。
眾人翻身上馬,向着宣府北城門緩緩而行。趙永勝拖後半步和張延齡並轡而行。
「你怎知我們要從宣府經過?聽你說的意思,你一直在等着我們是不是?」張延齡笑問道。
「正是。公爺……不……王爺一行從虞台嶺進來,卑職便接到稟報了。本來卑職在龍門衛一帶巡視防線,聽到消息後,卑職即刻趕了回來,生恐錯過。萬幸的是,沒有錯過王爺一行。真是太好了。」趙永勝道。
張延齡笑道:「有心了。我這次也是順便來見你一次的,上次一別,我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在五年前了。這之後便再沒見過面。」
趙永勝笑道:「王爺南征北戰,操勞辛苦之極。卑職在這宣府之地,也不敢擅離。雖思念王爺的很,但也只能神往了。算一算,確實有五年多了。五年了,彈指一揮,時光荏苒啊。」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張延齡微笑點頭道:「是啊。時光如梭,物是人非啊。你如今也是宣府數一數二的將軍了。我見你氣度沉穩,神態深沉,氣質大有不同。再不是當年那個龍門所的守備了。」
趙永勝拱手道:「王爺,永勝還是當年那個永勝,只是懂得事情更多了,明白的道理越多了。我沒有變。倒是王爺,這麼多年下來,從一個翩翩少年,變成今日威名震天下,誰聽到不得膽寒的人物。建立了無數的功勳,令人欽佩的五體投地。」
張延齡呵呵笑着擺手道:「莫要這麼說。我說的物是人非,不是說你我。哎……!」
趙永勝緩緩點頭,不再說話。他知道張延齡在說皇上的駕崩和當今朝廷的局面。
此時,兩人並轡踏上吊橋,進入幽暗的城門洞中。一盞盞白色的燈籠懸掛在頭頂,城門洞中光線黯淡而清冷。馬蹄聲在幽長的門洞內迴蕩着。所有人便在燈籠蒼白黯淡的光芒照耀之下,走入宣府北門內廣場,走進暮色籠罩的宣府城中。
……
當晚,趙永勝擺了私人宴席招待張延齡。說是宴席,不過是一壇酒,幾個下酒菜而已。畢竟在國喪期間,大肆飲酒娛樂是不允許的。但小範圍的對酌是禁止不了的,也是沒必要禁止的。
兩人邊吃邊聊,趙永勝向張延齡介紹了宣府目前的狀況。
自宣府總兵朱暉陣亡之後,宣府鎮內部軍民心思極不穩定。關鍵不是朱暉的陣亡,而是宣府鎮駐軍派出五萬精銳,跟隨朱暉前往收復河套。他們本來和大同五萬兵馬組成了右路大軍的。但是這一次,朱暉死了,帶去的五萬宣府兵馬也在被圍困作戰之中幾乎全軍覆沒。
五萬人,這是什麼樣一個概念。五萬兵士,除了一些光棍和閒散遊民吸收入軍的,約莫佔了兩成之外,剩下的八成士兵都是地方軍屯戶的子弟。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也就是說,五萬名戰死的邊軍,牽扯了起碼四萬戶軍戶之家的十幾萬人。失去的士兵基本上都是家中的頂樑柱,靠着軍餉養家餬口的佔大多數。
如今的屯軍不像以往,軍戶們往往是為了耕地和鹽引這些。現在已經靠着耕地完全不能養活一家了,因為他們的土地都被吞的差不多了。
所以這一次的影響巨大,對於整個宣府鎮的軍民百姓都是一次大衝擊。
一直以來,趙永勝都在為撫恤安撫這些死難的兄弟們而焦頭爛額。副總兵時春率領萬全左衛和懷安衛移至大同,幫助大同鎮協防,彌補大同鎮第二次出征之後兵力空缺的局面。所以目前宣府是趙永勝臨時主持大局。
也不知道時春是不是故意躲出去的,本來領軍協防的事情趙永勝去要更為合適。可能時春也明白,這撫恤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