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做貴族 第300章:智氏一門兩卿位
更新:09-21 03:39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其他小說
以功績論的話,晉君午得到的絕對會是一個好諡號,關於這點不會產生什麼疑問。
晉君午的功績?他是晉國的君主,無論是哪個晉人做成了什麼,即便不是出自他的命令,事情辦成了也會有收穫;相反,晉國局勢不好,錯肯定也會有晉君午的一份。
智氏的主張下,衛國、中山國、仇由先後覆滅。
同理,齊國、鄭國和吳國遭到極大削弱,一樣是當代晉人取得的成果。
論負面,范氏和中行氏叛亂並被除名,再有近期趙氏的除名以及弒君,能算是晉君午該背的鍋。
最終一番討論下來,晉君午得了「定」這個諡號,再按照既有規則晉位為公,諡號便是晉定公。
因為早先就有儲君的關係,再來是沒有誰想鬧什麼么蛾子,晉定公沒有舉行喪禮前,眾「卿」會先安排公子鑿繼位為君,隨後才是舉辦晉定公的喪禮。
當然,晉君午的薨逝要上報周王室,連帶定下的諡號也需要得到周王室那邊的認可,用於記載於史書再典藏起來傳於後世。
很早之前,周王室能夠干涉各分封國的權力傳承,東遷之後失去了那份特權。
關於分封之主薨逝,定下了什麼諡號,一般情況下周王室不會不給面子,儲君繼位也是按照流程同意並認可下來。
近些年晉國與周王室的關係並不好,雙方的正式交惡是從晉國找理由拒絕敬獻禮器給周王室開始。
有「正式交惡」這件事情,代表着之前就存在矛盾和齷蹉,比如晉國稱霸之後截取諸侯給周天子的進貢,周天子又私下跟衛國、齊國、秦國等諸侯謀圖顛覆晉國的霸業等等。
說起來,晉國和楚國爭霸階段,真的沒少被周天子噁心,搗亂最多的就是齊國和秦國了。
「諸位,何人願往『洛邑』一行?」智申在問話,看的人卻是鍾全。
目光注視之下,鍾全很明白是什麼意思,再則清楚自己出使周王室最合適,站起身來主動承擔出使的任務。
韓庚眨了眨眼睛,把要主動請命的話重新咽回肚中去。
長久以來,晉國的韓氏對應跟周王室的邦交,哪怕是秩序混亂了都沒有變更。
現在,韓氏的封地近乎於將周王室包起來,好的一面是能拱衛周天子的安全,壞的一面就是想攻打也很便利。
韓庚心想:「我去還能為趙氏做一些轉圜,史書記載的用詞能更中性一些。讓鍾全去的話,趙氏註定要被釘在歷史恥辱柱。」
原先韓氏之主韓不信死亡,源於戰事頻發關係,誰去補上卿位,卿位的新排序是怎麼樣,一直以來還沒有定下。
然後,趙氏的趙伯魯出奔去了秦國,一下子在中軍佐之位空缺之後,再出現了一個下軍佐的職位空缺。
如果沒有出現意外,韓庚獲得卿位應該是下軍佐,只是一下子空出兩個卿位,再加上晉國卿位的獲得方式出現改變,一切變得不再固定,身為當事人難免會出現緊張與狐疑。
現在韓庚知道應該先顧着自己,再則是早想跟趙氏進行切割,哪有心思再去顧忌趙氏在晉國除名之後的名聲呢。
智申發話開始對卿位人選進行討論。
狐解第一時間說道:「解以為瑤多次有功於國,未有一官半職實屬不妥。有功之人獲賞,此乃正道是也。特請瑤補卿位。」
在趙鞅掌權時期,他有給智瑤安排過「中軍尉」這個職位,遭到了智氏的拒絕。
一直以來沒有國家官職的智瑤,他的的確確是為晉國做了不少事情,比較大的幾個功績在其餘朝代封侯都是正常的,例如一度攻陷「臨淄」這座齊國的都城並掠走禮器,後來滅掉中山國以及仇由,持續削弱齊國這個晉國想滅又比較有顧慮的國家,乃至於近期又將衛國滅掉。
當然,因為智瑤是智氏一員,甚至是智申的兒子,功勞全算在智氏之主智申身上也是可以的。
所以了,智申未必親自干成過什麼事情,僅僅智瑤立下的功勞就足夠智申作為「元戎」不止合格並顯得極度優秀。
狐解的一句話,顯示出了狐氏抱定智氏大腿的決心,還充分展現了舔功。
有那麼一點,現如今的智氏真的很強,並且近期智氏一集結就是接近五十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