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做貴族 第550章:或是徹底解決趙氏代國的機會?
更新:09-21 03:41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其他小說
智瑤現在較為迫切的一個願望就是新生代趕緊出現代表人物。
他們這一代的人,最年輕的就是智瑤本人,其餘都是六十以上,其中孫武都八十九歲了。
原本歷史中,孫武在前470年逝世。
這個歷史版本裏面,孫武看上去還精神奕奕,一點與世長別的趨勢都看不見。
老一輩經歷太多,經驗固然充足,可是已經少了那一骨子的拼搏勁頭,他們可以將守成做得很好,開拓動力難免缺失。
當前能夠讓老一輩感興趣的無外乎是未竟之事,一旦將楚國滅掉,等於是完成了人生的目標了。
智瑤很清楚諸夏一統不代表可以鑄劍為犁馬放南山,曾經幹過這一套的人被異族逮着漫山遍野跑,好不容易才逃脫性命。
「沒有了楚國,還有閩越、百濮、西甌等南方部落聯盟,北邊則有樓煩、林胡、義渠……,東北有東胡。」
人們對諸夏面臨的威脅,在認知上其實有點片面。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能夠威脅諸夏的是來自北部,其實真不是那麼一回事。
在先秦時期,主要是有楚國這個強國將南方諸部落摁在地上錘,導致南方部落看上去很弱。
到秦一統之後,出動五十多萬大軍征討嶺南,第一次吃了極大的虧,出征將士傷亡過半,甚至連主將都被刺殺而死,能說南方好打嗎?
到後面,秦國對嶺南又進行第二次征討,又是出兵五十多萬,累積對嶺南三地用兵一百一十萬之多。
這可比秦國用在北方的兵力多得多,一直到秦國被滅之前,嶺南其實只是名義上歸入秦帝國的版圖,並未能實施有效統治。
秦國攻滅楚國也就用兵八十萬,打匈奴使用三十萬兵力,打嶺南卻是前後投入一百一十萬之多。問題來了,南方到底好不好打?
講實話就是,南方的難打在於山林和水系密佈,再來就是南方各部落才不會與秦軍打決戰,玩的就是偷襲、偷襲、再偷襲,碰上這種交戰模式,確確實實是會讓中原軍隊非常不習慣。
智瑤的計劃是,滅掉楚國之後立刻針對閩越、百濮、西甌、楊越、陽禺、縛婁、驩兜、雒越發動戰爭。
當然不是立刻向所有國家或勢力宣戰,也不會有宣戰那麼回事,戰線不斷向南和西南推進,遭遇誰就是打。
智瑤投入交戰的部隊會學習秦帝國,大概就是十名士兵中只有三名是本來的原軍,剩下的七名從戰俘、奴隸與楚地、吳地、越地中去選。
秦國攻打三越動用的一百一十萬人,裏面超過八成就是來自六國,或許這也是打起來那麼艱難的原因之一?
智瑤大概能知道始皇帝那麼做的出發點是什麼,怎麼可能不學?
說得直白一些,那些人本來就不服從統治,將他們丟到一個完全陌生又充滿敵意的地方,想活命只能跟着隊伍走了。
當然,不排除一些人會跟當地人合作,只不過會是少數人。
智瑤不能做的是太過於粗暴,免得非但沒有化解內部矛盾,反而是將矛盾激增擴大。
屆時怎麼做,智瑤都已經想好了,提拔一些當地人為官,讓這些官員出面去選,時不時再提溜出一些別有用心的官員宰掉讓黎庶泄憤。
這就是封建王朝對待官員的正確玩法,有些皇帝玩得老溜了,乃至於都將「十全老人」的稱號扣在自己腦袋上。
可能是在都城待的時間長了讓智瑤有些不習慣,任命智開為監國之後,展開了新一輪的巡視任務。
這一次,智瑤要去的區域是秦地。
一國之君的出巡不可能馬虎,再來是原國當前無比強大,隨行的人數達到五萬,其中士兵佔了三萬七千五百,也就是一個滿編軍團的數量。
因為智瑤出巡的關係,沿途還會有軍隊集結待命,他們不跟隨一塊出巡,只是確保當地的治安情況。
同時也是因為智瑤會途經某地,當地的官員少不得趕緊將治下梳理一遍,排查掉隱患的過程中,周邊的匪盜將被儘可能剿滅,對待罪犯的處置也將更為酷烈。
一些開國之君為什麼總喜歡巡視?親眼看一看自己打下的江山只是目的之一,其實就是給各地官員上一上緊箍咒,鞭策他們賣力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