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會演戲啊 第三百二十四章 base和燈泡工廠(為盟主悶頭123加更)
更新:11-01 08:02 作者:小時光戀曲 分類:都市小說
「渲染是非常辛苦的活計,就是字面意義上的辛苦,是體力勞動。它需要非常好的硬件設備,也需要能操作它的人,有時候我們要整晚呆在工作室確保渲染能夠順利進行一旦設備卡殼宕機了,一切可能要重頭再來。」
「荷里活的頂級特效師們拿着每周數千美金的薪資,乾的是流水線上一樣的工作。2003年,我決定把《深海營救》的一部分特效鏡頭放到中國來製作,這個決定非常的瘋狂,但我認為特效行業的未來就在這裏。」
「你們有世界上最多的工程師,以及低廉的人力成本。」
「我找了一個為房地產商渲染3d圖的小團隊,讓他們製作85個簡單的特效鏡頭,部分同事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培訓,他們一邊學習一邊製作——這一共花了我十八個月,儘管如此,我們做出來的特效鏡頭仍然通過了,這成為我中國事業的開始。」
「雖然我個人在財務上碰到了一些困難,但我仍然相信base是未來的中國特效行業領頭羊,它不僅僅是中國特效的」老克用了一個非常地道的形容詞,「黃埔軍校。」
「而且,會成為世界級的特效製作公司,因為你們不會永遠拍攝故事片。」
老克這番話說完,並不提方沂需要花多少錢才能投資多少的事情,而是讓他自己去看base公司目前的工作情況,並且強調,「我並沒有事先提醒他們。」
方沂和郭凡以投資人的身份瀏覽了base公司的兩層樓。員工們似乎已經習慣有人來訪問了,並沒有多奇怪,辦公桌面上凌亂不堪,但似乎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工具。方沂刻意跟在郭凡的後面,戴着口罩,免得被認出來後今天的訪問泡湯。
自從傳出老克想賣掉一部分股份開始,陸續有不同的投資人來碰運氣,但他們大多空手而歸。
有兩個原因。
base起家的第一單生意來自於老克在荷里活多年打拼留下來的人脈,該公司成立到現在已經八年,仍然在做荷里活的外包,而國產電影做的寥寥無幾。
工業光魔的創始人是《星球大戰》系列的大導演喬治盧卡斯,他一邊拍電影,一邊養自己的特效公司,左手倒右手。老克逐漸認識到,他必須在中國找到足夠有能力的合作方,這個人需要專業,且有人脈,要麼自己有資源,要麼能給他介紹資源。
最合適的是華夏影視,但華夏影視滿門心思從韓國佬那裏學技術。
港地公司呢?
直白一點講吧,他們會用新加坡,用寶島的,用本地的除了中國大陸。
光這一點,可以排除掉大部分投機性質的投資人。
另一個原因,老克對自己這外包團隊的開價不便宜,但業內都知道怎麼回事。做襯衫扣子,一輩子也是做襯衫扣子,想要一路產業升級到做航空發動機,那實在是太難了。
尤其是帶頭人還是位洋專家。
兩人並沒有在這幫員工裏面看到什麼希望啊,什麼天賦滿滿之類的。
中途郭凡提議,「我們去喝一杯咖啡,看看有沒有聊天的,聽聽員工怎麼說,不要光聽老外吹牛逼。」
兩人在咖啡機那裏呆了一半天,手裏的咖啡快涼了,沒有看到第二個來喝咖啡的。
方沂和郭凡於是發現base的第一個企業文化:
狼性文化。
郭凡顫抖地喝完自己的咖啡,說:「我想起了燈泡廠——就是沿海那種工廠,八九十年代剛出來的那種廠。工人們晝夜不息的上燈絲,工價低到了一顆燈泡一分錢都不到,硬生生逆淘汰掉了高精尖的自動生產線,這就是老克說的工程師。」
方沂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
中影會做一些奇奇怪怪的問卷,其中一份是關於「中美電影差距最大的是哪一項」,七成人回答的「特效。」
接着,問題是「您認為中美特效行業差距有多大。」
提供了三個答案。「永遠趕不上」,「至少差二三十年」,「沒有差距」。
第一個佔了三分之一,第二個佔了接近三分之二,第三個有百分之二點三的人選擇,這些人可能是對華友好的外賓。
關於base的第一次考察就到這裏。投資base不是一筆小錢,至少要京城的兩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