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淚系導演 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人性才是那個看不見的客人_頁2
更新:12-23 08:05 作者:天下小黑 分類:都市小說
同樣的道理,富豪,企業家其實距離我們很遠,每個人都覺得他們是什麼樣的,應該是什麼樣的,可是實際上呢?這同樣的也只是普通人們自己的想像而已,而相比之下,質疑這些我覺得有些可笑,畢竟,人家李易導演,明顯的比我們更了解這類的人,甚至他自己就是這類人之中的一員不是嗎?」
爭議,有爭論才會有話題,這對於電影,真不是什麼壞事。
事實也是如此,隨着爭議的出現,反而讓更多的人對這部電影越發地好奇起來。
而難免地,隨着觀影的人越來越多,劇透也漸漸地開始增多起來。
但是卻並沒有出現因為劇透而影響到觀眾的情況,或者說有影響,但是並不算太大。
主要原因在於,大多數時候,一些人就算劇透電影,也並不會從頭到尾給你寫一遍,畢竟,真敢那麼做,分分鐘教你做人。
所以,劇透其實是零散的,再加上一些網友在裏面混淆視聽,所以,讓那些看了這些評論的人,反而越發地疑惑起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那麼自然而然地會吸引他們走進影院自己去看一看。
而影評人們和普通大眾們的着力點是不同的,畢竟,他們需要解讀出一些和普通觀眾不同的東西才能夠吸引眼球嘛。
周清泉作為《電影周刊》的主編,也是李易的老朋友了。
對於這部《看不見的客人》他可是看了好幾遍,影評也是寫了又刪,刪了又寫。
因為關於這部電影,可以討論,可以解讀的東西,在他看來真的很多。
所謂千人千面,不同的人看待同一件事都會有不同的結果,更何況是電影?
作為老牌影評人,周清泉自然不屑去劇透來吸引讀者。
所以,他細想之後,以電影的片名:「看不見的客人」作為解讀的切入點。
「人有兩面,有說人性本善,也有說人性本惡,但是這個話題並不是我們要討論的關鍵,因為,不管人性本善還是本惡,都只是一個起點。
不同的人,在經歷了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環境下的成長,經歷的人和事物不同,善惡也會出現分割點。
而電影展現的並不是一個人的人生的全部,而只是一部分,所以對善惡有明顯的界定。
《看不見的客人》這個影片的名字,我認為非常有意思。
從電影劇情來看,電影《看不見的客人》就是一場對邪惡的「客人」的審訊,故事所呈現的是生活中人性最邪惡的一面,作為真正生活中人性美的反面教材,它是一種「丑」的存在,它展現的「丑」是一個人違反了正常的社會秩序,包括主人公情慾的泛濫、非理性的殺害、製造的陰謀等違反道德令人批判的罪惡行為。
有人說過:人性的選擇和自決都不是出自意志的理性,而是出於偶然的動機以及這種動機對感性外在世界的依賴。一個人在面臨突發事件時,難免會驚慌失措而失去原本的理智,但男主陳德安在嚴重的過錯中沒有及時地懸崖勒馬,反而想方設法、不折手斷地加以陷害和掩飾,編織一個個謊言,最後需要更多謊言的彌補。成為了一場真正的人性的博弈。
看到網絡上在爭議的話題,就是認為案件的發生是否符合邏輯?
我認為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因為,現實當中,同樣的類似的案件,往往有着不同的過程和結果。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善和惡,而影片只不過是選擇了「惡」的結果而已。
其實影片所給觀眾帶來的是關於人性問題的探討與爭議。人性美與人性丑從來都是共生的關係,在明顯的醜陋下必定潛藏着人性美的一面。如果說「美」是合乎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和諧統一,是純粹的美,那麼「丑」就是對這種純粹美的否定與破壞。這種審美觀是對事物具體的反映,它拉大、擴張了美醜之間的距離,使美的更加美,丑的更加丑。
影片中所正面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