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吳霸春秋 第669章 祭祀后土 胙肉
更新:09-21 20:01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分類:都市小說
第669章 祭祀后土 胙肉
慶忌來到祭壇之上,跪坐在那裏,目視前方,臉上的神色一絲不苟的,宛如一座雕塑……
吳國這是在舉行郊祭,即郊天之禮。
郊天之禮,是這個時代最為隆重的祭典之一。
它原屬於自然崇拜的一種,但至夏殷時,「天」已由自然屬性的天,轉而為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合一的「天」。
天既是社會的「至上神」,又是周人王權的合法性的來源。
郊天之祭既反映了人類對上天的敬畏,又反映了人們對自己來自何處的根源性追溯。
天既指代高人云端的昊上帝,又包涵有「地以上皆天也」的崇山信仰。
這是一種祭祀天、地、日、月的活動。
祭天於南郊,時間為冬至,天子必須親自去。
祭地於北郊,時間為夏至,天子或親去或派人去。
祭日於東郊,祭月於西郊。
統稱為祭郊。
祭祀之處分別為天壇、地壇、日壇、月壇。
天下名山大川,天子均有權力祭祀,而諸侯在其地則祭之,亡其地則不祭。
即,祭祀或不祭祀,都要看有無屬於自己的領地……
古往今來滅國不絕祀的原則,便是會為被覆滅的國君留下一塊土地,讓他們繼續自己的宗廟祭祀,保證傳承不失,僅此而已。
祭祀是一種繁瑣的活動,不過頗為耗費錢財、人力。
不過,以吳國而今的國力,區區祭祀所用之人力財力和物力,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如祭天一般,慶忌這一回祭地,一樣是以牛頭、豬頭、羊頭,三牲祭祀。
這也就是所謂的「太牢之禮」!
太牢禮是古代帝王祭祀的禮儀。牛、羊、豕三牲全備為「太牢」。
這個時代國君或天子祭祀所用犧牲,行祭前需先飼養於牢,故這類犧牲稱為牢。
又根據犧牲搭配的種類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
少牢只有羊、豕,沒有牛。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天地之間,總呼吸於橐蘥。」
「陰陽之外,由造物於甄陶。動則宣佈慈風,靜則含弘後德。綱維天運,統御地靈。」
「上昭星宿之輝,下列山川之壯。庶宗源咸化於五三之內,況根本弗生於六九之中……」
「有吳嗣君慶忌,茲以太牢,親祀之,懇乞尊神默佑,永保平安,瓜疂綿綿,人文蔚起,老者安之,少者強之,桑農豐盈……」
慶忌拿着一道帛書所製作的祭文,大聲念誦道:「吾民雖愚,虔誠在心。不忘神恩,滴恩必報。」
「三叩三拜,焚表化誠。舉國上下,誠心祭奠。神其有靈,來格來享!」
「伏惟!」
「尚饗——」
洋洋灑灑一千餘字的祭文,慶忌念誦完畢,祭壇之下,便響起了一陣充滿肅穆之氣的樂聲。
編鐘、塤、笛、鼓、琴、瑟、管、笙、簫等十多種樂器,在樂師們的合奏下,形成了一種迴響不絕的音符。
伴隨着音樂,二十多名巫祝就披上獸衣、禽袍,扮作鳥、虎、鳳凰等動物,在祭壇之下的一處空地上一蹦一跳,時不時的繞做一團,嘴裏還念念有詞的。
這樣的跳大神,再搭配上古典的音樂,毫無違和感……
后土是古人因對土地崇拜而信仰的大地女神,執掌陰陽生育,主宰大地山川,在人們心目中倍覺親切和崇高,被視為「萬物之母,大地母親」。
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源,衣食住行都離不開。
千百年來,人們為了生存達到豐衣足食、安居樂業之目的,建廟塑像祭祀地母后土,以求賜福滅災,帶來吉祥康泰。
敬奉祈祀地母后土,已成為歷代民眾極為虔誠的宗教信仰之盛舉……
國家代名詞社稷中的「社」指的就是后土,從軒轅黃帝親到汾陰脽上祭祀后土開始。
歷朝歷代的國君,都免不了要祭拜后土,祈求今歲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慶忌現在祭祀后土,實際上就是在祭祀「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