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賊 第四百六十七章商議定計
熱門推薦:、 、 、 、 、 、 、
李信為孫鉁的到來舉辦了隆重的歡迎儀式,極大的鼓舞了城中三衛軍的士氣。實際上,此時此刻錦州城中的很多人都有些迷茫,認為苦守錦州早晚會彈盡糧絕,而清軍如果大舉回師,整支三衛軍勢必將陷入絕地。
即便清軍短時間內不會回師,以大將軍所宣稱的圍城打援之計已經被證實失敗,而牽制清軍的效果則仍舊不甚明朗,尤其是在得知了清軍由海路往來運送人員物資後,這種論調近日來更是甚囂塵上。
包括孫鉁都對李信強行佔據在錦州持有不同的看法,只是不便於明目張胆的反對而已。
「不知李將軍下一步的打算如何?如今父親有意讓你南下夾擊清軍,如孫鉁所料不差京師的旨意沒准也快抵達遼西,也定然是催促你南下。」
孫鉁左右分析了一番,卻並沒有說出自己的結論,李信一時間不清楚他究竟持何種想法,只好問道:「二公子認為李信該何去何從?」
言下之意,你是認為我該聽從你父親的命令南下,還是堅守錦州,或者另有計策。
李信問的直接,孫鉁便也不想在繞圈子,直截了當的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就實而論,孫鉁不贊同南下夾擊清軍,表面上看我朝大軍成南北夾擊之勢,但深究起來卻遠非如此。」說到此處,孫鉁悠悠的嘆了口氣,「以李將軍的三衛軍眼下的人馬,不過萬餘人堅守錦州或可有餘,可若作為夾擊一方的大軍則實力不足,如果強行決戰勢必損失慘重……」
孫鉁語氣平緩,說出話來便如說些家常一般,可他的這一番分析落入李信二中卻不由得遍體生寒。他注視着孫鉁,目光里充滿了不解與疑惑。
「說實話,孫鉁也拿不出更好的主意,與其一動不如一靜,其實保存三衛軍最好的辦法是離開遼西,從長計議。畢竟,清軍如果放棄了山海關後,一旦回師十萬大軍碾壓而來,錦州城勢必會成為一座孤島,直至彈盡糧絕而破……」
「二公子的意思是?」
孫鉁猶疑了一番,最終肯定的道:「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兩害相權之下,當然要取其輕,南下主動進攻山海關之外的清軍,雖然會緩解清軍對山海關的壓力,甚至會對清軍對山海關的圍堵造成一定的威脅,可為此葬送一支能占善戰的大軍未免得不償失。而山海關在沒有外援的情形下,堅守半年以上當不是問題,最終清軍所面臨的境地,無非是繼續圍城,或者再次襲擾京師……」
如果清軍襲擾京師,那麼就等於山海關的防禦戰略徹底失敗,那麼皇帝必須拉出替罪羊來背黑鍋……楊嗣昌、洪承疇、劉宇亮、包括孫承宗等一乾重臣棟樑恐怕都難逃連累。顯而易見,這些人如果皆俱獲罪,朝廷動盪絕非大明之福,相比之下犧牲一個區區總兵的李信則顯得是那麼的微不足道。
孫鉁的話雖然軟綿綿的,但卻像一把利劍直插入了李信的胸口,又狠狠的拔出來,鮮血淋漓……的確,在有識之士,具備大局觀之人的眼中,為了朝廷大局沒有什麼是不能犧牲的,但為什麼每一次被犧牲的都是他李信。
李信自問當了明朝的官以來,無一日不是戰戰兢兢,安置難民,怕死傷了太多的百姓,打擊蒙古滿清,為了避免明朝滅亡的悲劇,這一樁樁一件件,哪一件不是一心為國,說起來他是封壇拜將的大將軍,可放眼大明又有哪個如此高官,身無恆產,沒有妻妾?到現在還兩袖情分的,除了他李信還能有誰?
即便如此,和龐大的文官集團相比,也不過是一條隨意可以丟棄的破布。
孫鉁厚道,才不避諱的說出了這些話來。其實,即便孫鉁不說李信也能看破此事的利害關鍵,但他仍舊對孫鉁的善意提醒,充滿了感激。
但是,孫鉁卻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三衛軍不是普通的明軍,而李信也不完全是打算被動堅守錦州,一個更為宏大的藍圖早就已經在構想甚至是實施之中。
「二公子切毋憂慮,三衛軍既不會輕易毫無意義的與清軍硬碰硬,也不會坐困愁城。」
聞言孫鉁雙目迸發出灼人的目光,「李將軍難道還有妙計?」他對李信能夠力挽狂瀾起死回生的能力並不懷疑,畢竟當初在高陽就見識了他成功抵抗住清軍,成功將清軍主力拖在高陽城下,最終為清軍的敗走,朝廷的不戰而勝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