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崛起 第一百三十五章 弩機
更新:04-17 05:08 作者:屏峰書生 分類:科幻小說
測試廣告1 「好!」
「彩!」
臾駢和提彌明同一時間發出叫好聲。一筆閣 www。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韓厥的上肢宛如架子一樣穩定,動作錘鍊了千百次,趨於標準。
韓厥看了看虎頭靶心,心裏很是得瑟。春秋時代,最強的射手莫過於楚莊王時期的養由基,能百步穿楊,這是什麼概念?
周代以八步為一尺,一周尺為01991米,百步就是160米。而楊柳葉子能有多大?
現代70米和90米射箭比賽的十環直徑為122厘米,和楊柳葉子差不多大。
養由基可以在兩千六百年前,用落後的傳統弓在160米射中楊柳葉,且百發百中,其神乎奇技,可以說吊打用現代反曲弓的一票運動員了。
而眼下,韓厥能在50米射程上,五發五中,也算是士大夫中佼佼者的存在了。他嘴角微微彎起一個弧度,斜着眼睛,睥睨公子卬,口中道「子瞻兄,該你了。」
這時,僕人捧着公子卬的兵器而來。
「這是什麼弓?如此形制?」
公子卬的兵器一現身,就突破了先克的認知範疇。
「這應該不是弓。是弩。」臾駢博聞強識,略加思索就給出答案。
「弩?」先克疑惑道。
「不錯,就是弩。」臾駢點點頭「昔日,黃帝作弩,以骨、蚌、石為機,以竹、木、骨作材,可以狩獵,不過威力遠遜於弓箭,及青銅問世,木弩難穿甲冑,故而世人舍之不用。」
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和山西朔縣峙峪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中都曾出土過公元前兩三千年前的原始木弩的構件,這些構件長6-9厘米。這種石器時代的木弩,機械結構採用骨片、蚌片、石片,弩弓和弩身用竹、木、骨製成,能儲蓄的勢能相當弱小。
弩登上戰爭的舞台,還要到幾百年後,戰國時期,楚國的琴氏,「橫弓着竹,施機設樞」,終於發明出真正可以破甲的弩機。
「發於肩之間,殺人百歩之外」,孫子兵法中這樣稱讚琴氏發明的弩機。
臾駢對公子卬用弩比箭,相當好奇,在他看來,這無異於用斬馬刀對抗屠龍刀「駢不解,公子為何偏要用這弩機?」
公子卬默然不答,思緒回到了半個月以前。
……
長丘還在農業大開發,公子卬與盪虺有時打獵以彌補糧食的缺稀。
「老師,馬鐙這種玩意,技術含量太低,總有一天,會被戎狄學去。
當初長丘之戰,若是長狄的輕騎兵仿製了馬鐙,他們的馬跑得快,加上運用馬鐙解放雙手,如此一來,可以邊騎馬邊張弓,足以在十步之內精準破甲,而我們的騎矛僅僅一尺半的長度,所謂一寸長、一寸強,如果這樣,我們還能輕易擊敗他們嗎?」有一天,盪虺突發奇想,詢問公子卬。
「長狄不是已經被我們剿滅了嗎?再談及這個有什麼意義?」一邊的田單反駁道。
「盤據在宋國境內的騎馬民族,除了已經剿滅的長狄,還有善於漁獵的山戎,虺隱隱覺得,我們總有一日將與之交手。他們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無論馬術還是騎射,均嫻熟於我們,屆時將為之奈何?」
這個問題詰住了公子卬。
遊牧民族和漁獵民族天然就點滿了騎射技能,農耕民族在這個領域確實屢屢吃虧。公子卬搜腸刮肚,歐洲也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他們是如何抵禦來自東方的騎馬民族的呢?
法蘭西的拿破崙給出的答案是手持手槍、卡賓槍的龍騎兵、獵騎兵和驃騎兵,而神聖羅馬帝國給出的答卷則是弩騎兵。
雖然在歷史上曇花一現,但是日耳曼人發明了可以和馬鐙搭配使用的拉環,專門輔助在馬上拉開蹶張弩。
如果說弓是最契合遊牧民族的武器,弩則是農耕文明與之抗衡的仰仗。玩弓的,需要長期的訓練指法、姿勢,以形成不可磨滅的肌肉記憶,沒有經年的訓練很難上手。這對整天靠耕地吃飯的宋人來說,太難了。
莫說射箭難,提供訓練的箭矢也難啊。生產最普通的木箭杆,需要把一節木頭順着纖維的紋理削,在沒有機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