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科學時代 第四百一十一章 155毫米榴彈炮
關於軍工局未來發展屬於戰略性質的問題,不容疏忽。
李強佇立身旁,耐心等候。
良久,老首長終於放下整份方案報告,眉宇舒展,一邊思索,一邊從上衣口袋摸出特別供應版本的人民牌香煙,從中取出一根,再摸出火柴盒。
「嗞」香煙燃燒的聲音傳出。
深深吸了一口,往外吐出白色煙霧,老首長只覺頭腦清醒,思緒明了。
右手夾着煙,老首長轉頭看向保持軍姿的李強,提出自己的問題:「方案報告總體沒有問題,詳細指標需要深入討論確定,你們軍工局的意見是什麼?」
「會上大家持肯定態度。」李強回道。
「這個指標能達到嗎?會不會高了些。」
「如果採用傳統的平爐煉鋼法,十年內我們也未必能夠達到,但因為氧氣頂吹轉爐技術,實現這個目標非常輕鬆,當前三岔溝鋼鐵廠的設計鋼鐵年產量約為3.5萬噸,只需新建一座5噸級氧吹轉爐,即可達到年產8.7萬噸的設計產量,兩個爐子總和達到12.2萬噸。」李強認真回答道。
科學技術的進步,實現生產力爆發性提升。
以平爐為主的傳統煉鋼,要達到年產量10萬噸規模是個相當恐怖的數字,必須建立一個達到300噸規模的大型平爐方可實現,而與之配套的基礎煉鋼設施更是多到數不勝數,在中華大地建設一個年產量十萬噸的鋼鐵廠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但隨着氧氣頂吹轉爐技術的誕生,一切改變了。
無須超大容量的大型平爐,無須繁瑣雜亂的煉鋼步驟和基礎煉鋼設施,只需要一座5T級氧氣頂吹轉爐,便可達到8.7萬噸的設計產量,加上原有的2T級氧吹轉爐,總設計產量已經來到12萬噸。
五年內,實現這個指標,沒有任何壓力。
「那麼煉鋼配套設施和人員方面跟得上嗎?」老首長繼續問道。
「沒問題,煉鋼配套設施方面,機械製造業可以生產符合要求的配套設備,人員方面,目前按照四個班次進行二十四小時循環生產,每個班次一半老手一半新手,積累煉鋼生產經驗,以此培訓工人的專業煉鋼技能,實現內部自循環。」李強再次回答道。
聽到這個有理有據的答覆,老首長點了點頭,設計產量是設計產量,實際產量是實際產量,兩者不能混為一談。
見到老首長的神情,李強內心微微放鬆,幸好,來之前他做好了功課。
「談談關於新增的155毫米榴彈炮項目,怎麼會想到研發口徑更大的榴彈炮?」老首長話鋒一轉,說起整個方案報告之中最具吸引力的關鍵,言語之中透出一絲好奇:「另外,為什麼口徑要定在155毫米,這個口徑參數可不常見,我還是第一次見。」
世界範圍火炮口徑通常採用英制標準,德意志萊茵公司口徑定在150毫米,蘇軍火炮口徑定在152毫米,這個155毫米口徑可不常見。
「老首長,155毫米榴彈炮事實上是法制標準,法制M1917式榴彈炮便採用155毫米口徑,這種火炮的殺傷力和射程要優於150毫米和152毫米口徑。」
李強解釋道:「1917年美國參加一戰,由於當時還沒有參加大規模戰爭的經歷,所以並沒有裝備大口徑重型榴彈炮,不得已從法國採購施耐德1917式155毫米榴彈炮,這款火炮成為美軍第一款155毫米口徑榴彈炮。」
「原來如此,是我孤陋寡聞了,搞火炮,法國人的確是最優秀的。」老首長聽聞其中淵源,這才有所了解,不禁好奇問道:「那我們這款155毫米榴彈炮的射程和威力方面怎麼樣?」
火炮領域可謂百花齊放,各國火炮皆有特點,但若要論誰對火炮發展的貢獻最大,唯有法國。
因為,法國是創造現代火炮的鼻祖,世界上第一款75毫米現代火炮,便是法國施奈德公司發明創造。
李強面露尷尬之色:「這個我們只是暫時定了一個名,還沒有討論具體的性能。」
「那我代表總部提個要求,新式155毫米榴彈炮,射程和威力要超越日軍裝備的150毫米榴彈炮,重量儘可能輕,依舊採用單台紅星拖拉機牽引,滿足野戰機動需求。」老首長面容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