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母子 第四百零五章 居安思危
更新:01-17 11:22 作者:東方紅不敗 分類:科幻小說
太史令和太史丞躬身告退。
劉聚也跟着躬身,準備開溜,心裏念叨:「看不見我,看不見我!」
「蘊蓄,」皇帝喊住戶部尚書劉聚:「你且留下。」
唉,看見我了!
劉聚無奈:「皇上。」
慶德皇帝問道:「蘊蓄,你覺得這句話如何:『國家不務畜積,不備凶飢人事之失也。凶飢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
劉聚躬了躬身:「皇上愛恤民命、體察民隱、居安思危,國之大幸,百姓之福啊!」
「嗯哼!」皇帝鼻子裏噴出不滿的聲音。
一個個的,都被李公公培訓過是怎地?胡恆秋是這樣,現在這個老劉聚也來這套。
李公公在門口察言觀色,準備隨時伺候皇上呢,聽到劉聚的話也撇嘴:這位也是個被胡恆秋傳染的?
(他不承認自己做過「崗前培訓」教員。)
劉聚一看,噢,現在不接受拍馬屁啊?那行,咱說人話:「皇上,倉無備粟,不可以待凶飢,是沒錯,可皇上也不必太過憂心;
去歲雖然南方水患,糧食減產,但也只是與前一年相比而言,實際收成還算穩定,至少與三年前所差不多;
更何況,這幾年北方稻麥都有增收,皇上關於軍隊部分兵卒退役的政令也施行得極好,各地勞力均有補充,各地貯倉也較為充盈;
即便今年旱情嚴重些,也不至於有太大隱患。」
說了這麼多,中心思想就一句話:「旱情不大,不必撥款。」
劉聚如此說,也不算言過其實。
國戰後至今,五年多不到六年的時間裏,由於國家漸趨安定,整體經濟也有所提高。
尤其是近三年,一改國戰前「野有餓莩」的現象,基本上風調雨順,用那幫言官的誇張說法,是「豐年稔歲」,農業方面有增產增收的趨勢。
所以,到目前為止,各地州府的貯倉都算充盈,縱觀大宣歷史,說作「倉廩實」,不足為過。
再加上如今各地都在種植棉花,「衣食足」也指日可待。
自皇帝登基至今,已近十一年,縱有旱澇,規模也都不大,這也是皇帝登上寶座後,國家相對安穩的一大原因,老天都給臉嘛!
當然,國戰那次不能算是皇帝的原因,只能說是「歷史遺留問題」。
但是,皇帝怕的也是老天給臉不給臉的問題。
老天給臉了十一年,萬一今年真如楚清在日錄中寫的那樣,翻臉了呢?哪有年年風調雨順的?
而這不是不可能。
慶德皇帝記得在當上太子之前,曾有一次大的蝗災,那一次的災害範圍極大,遍及整個大宣國北部。
導致朝廷整日爭吵不休,國家也動盪不安,父皇甚至下了《罪己詔》,當讀到「萬方有罪,在於一人」時,父皇甚至哽咽。
那不是父皇真的內省自罰,而是發自肺腑的屈辱!
蟲之皇凌駕於人之皇,到底誰是天子!
藐視王權者,斬草除根,可是,誰能把蝗蟲斬草除根?!
遍讀古籍,可知蝗蟲恐怕比人都存在得久遠,歷代皇帝都沒能滅絕它們。
登基十一年沒有大災害,這只能說是幸運。
誰又知道幸運的時效有多久呢。
「蘊蓄啊,你也說居安思危,」皇帝說道:「水旱交替,易起蝗災,應當早做籌謀啊。」
劉聚不言。
他對於農事只限於紙面上的分析,所謂「掌管錢穀」,他看到的只是數據:全國土地類別、農田管理、各地收成、農業稅額制定等等。
並非像楚清那樣,能在田間地頭走走、看看,有直觀的認知。
一些流傳在民間的農諺他了解得不多,也沒有深入研究過。
他認為,農諺這種東西,有很大的地域性。
就他所知,不同的土壤、不同的水質、氣候的差異,使得這些所謂的「農諺」只能局限在部分地區,他認為各地應該有各地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