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世祖 第四十四章 千丈懸崖削半翠(一)
更新:05-16 04:04 作者:破賊校尉 分類:其他小說
測試廣告1 回到東御書房,天色已經晚了。讀爸爸 m.dubaba.cc
看到等在那裏的章惇、呂惠卿、孫路、劉韐、蔡卞和長孫墨離,趙似沉聲問道:「河北民變,確定嗎?」
「確定,河北布政司和兵備司聯袂發了緊急文書,冀寧、晉寧兩軍,駐邯鄲的左威衛, 都給軍咨府發來的緊急通報。」孫路答道。
「先放一放。」趙似不容置疑地說道,「朕剛剛在朕實地考察過中牟縣的政情。前些日子朕悄悄去過陳留和咸平兩縣考察,加上這些日子整理收集的各縣政情情況。朕覺得有必要做一個總結。先說說這個,不耽誤,只是民變,又不是遼軍南下。」
「首先是宣傳的事情,普法宣傳。中牟、咸平、陳留,還有秦川、河東等郡的幾個試點縣,政改都進行得不錯, 職責分明,各理其事。親民堂和風憲房都能發揮應有的作用。但問題是,還有許多百姓不知道這些新制的好處,依然受壓榨...」
「宣教部門還要多下工夫,用貼近百姓生活的方式去宣教是最重要的。這樣百姓們才能聽得懂。其次,宣教不要一股腦兒什麼灌輸,那不是真正的教化引導,只是應付差事。要會抓住幾個關鍵點,告訴百姓們,有什麼事該去找誰,就行了。多的不要說,說了也記不住。」
「其次是縣一級的政制,基本成形,只需要做些微調。比如知縣副手, 主簿可以去除,安排叄位縣丞, 分管一攤。最重要的是經過這些時間政改, 縣城基本上問題不大, 關鍵是農村。」
「朕初步看了一下,各縣處理的事務,各村各鄉的佔八成以上。涉桉人員,尤其是受害者,九成以上是鄉野百姓。所以說,縣一級的親民治政,必須要深入到往農村延伸的階段了。一旦涉及到農村,諸位,可以說,我們已經進入到政改,同時也是經改的深水區。」
趙似看了一圈聚精會神傾聽的章惇等人,繼續說道:「首先農村百姓佔大宋百姓的大多數,只有安撫了他們,獲得他們的擁護,才是長治久安的基礎。」
「其次,田地賦稅,在大宋歲入中佔大頭。農村工作沒有做好, 後果一是百姓們吃盡苦頭,罵朕的娘!二是田賦被大量隱瞞,進不了國庫, 進了某些人的腰包。這兩者都是動搖國本的大禍事,馬虎不得!」
說到這裏,趙似語氣變得十分凝重。
「諸公,朕不是開玩笑。從秦末到前唐末年,從陳勝吳廣到太平道,從十八路反王到黃巢,顛覆朝堂,埋藏王孫的,都是沒有飯吃的農民!」
趙似停了一下,平緩心中的情緒。
「做好農村工作,是重中之重,也是尚書省、秘書省核心考慮的問題。朕先拋磚引玉,提提朕的一些想法。」
「首先,利用這次抄沒佛門道教的附產田地,分給諸多百姓的機會,成立農業合作社。以前農民為什麼容易被欺負,就是因為他們是一盤散沙。有權有勢的大戶人家,不欺負你欺負誰?所以,必須把農民團結起來,只是捏成一個拳頭,你再想欺負他們,至少得挨上幾拳。」
「成立兩科錢穀轉貸行。鄉野山澤里的百姓們,難得入城一趟,更不知道找利息低、服務好的銀行辦商業信貸。沒關係,我們成立轉貸行,請一群想賺錢的人去辦這些事。」
「轉貸行的人深入各鄉各村,直接面向農民,在春秋兩科提供小額錢財和糧谷的借貸。而轉貸行的資本哪裏來,縣州的銀行借給它。轉貸行賺什麼錢?銀行這裏讓一點利息,信貸的百姓們給點手續費,不就出來了嗎?比黑心腸、貪得無厭的牙人強。」
轉貸行目前只是個中介機構,發展一段時間,要是合適,可以向農村信用社進步。
「王文成公(王安石)為何要設青苗法,朕為何要設合作社和轉貸行?就是因為農業生產的資金問題。任何生產都需要投入,農業生產也不例外。糧種、肥料、農具、耕牛...投入大才有希望獲得大豐收。偏偏農業是靠天吃飯。今天一場雨,明天一場旱,說沒就沒!都快趕上出海泛舟的風險。」
「海商還有海商保險社,農作為什麼沒有保險?因為海商風險大,獲利也大。農作風險大,偏偏獲利低。就算風調雨順,竭精殫力,一畝地也只產那麼點糧食...要想讓唯利是圖的商人去投資農作,不可能也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