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驛卒開始當皇帝 第四百四十八章調兵遣將(第三更)
宣大總督張宗衡佈置的謀劃全盤落空了。樂筆趣 m.lebiqu.com
大同總兵麻承息為了防備蒙古人林丹汗,沒有輕易出兵,同樣副總兵姜襄也因為防備蒙古人就沒出兵。
那些被賀今朝收服的鄂爾多斯部落的騎兵,在長城外溜達一圈,張宗衡一下子就沒有脾氣了。
他哪分得清長城外的蒙古人是哪個部落的,是不是蒙古右翼還是左翼的。
他只會判斷出來,這夥人是否是林丹汗的先鋒,林丹汗是否還會如同前兩年一樣,來攻打大同府。
對於此番圍剿賀今朝的謀劃,再加上他聽聞陝西大批起義軍入晉,且組成了三十六營,以紫金梁王自用為盟主,前後足夠二十萬人的規模。
張宗衡一下就變得從心起來了。
他自己可打不過,必須要向朝廷請援軍。
賀今朝叫來了二十萬援軍,朝廷怎麼也得派來個五六萬人馬,大家才算心裏有底氣一些。
此時此刻,京城內又因為加派的事情而爭吵。
戶部尚書畢自嚴條上十條大事,提出補救措施,請崇禎注意百姓已到了家家懸釜的境地。
請酌減天下賦稅,以使小民有升斗之蓄。
儘管畢自嚴長於經濟,精打細算,苦苦支撐大明財政,又在女真韃子肆虐京畿的時候,累的臉腫的如斗一樣大,且口吐鮮血不止,讓崇禎很感動。
當然感動歸感動,但他這個「經濟學家」提出來的意見讓崇禎無法接受。
朝廷沒錢如何平定叛亂?
錢從哪裏來?
只能增加賦稅,在苦一苦百姓,待到平定內憂外患,再補償小民即可。
崇禎對於楊鶴的招撫政策已經徹底失望,洪承疇等主剿派的強硬,讓他只想用武力蕩平天下。
再加上神一魁僅僅被招撫一個月就直接反叛,也不管是不是洪承疇逼殺才反的。
崇禎臉都不要了,當眾說賊勢猖獗,招撫為非,殺之良是,然後把責任一股腦的推到楊鶴身上。
畢竟他以前給三邊總督楊鶴寫過親筆信,讓他相機招安,是朕的意思。
待到屬下責任劃分清楚之後,崇禎便直接下令,楊鶴總制全陝,何等事權。
乃聽流寇披猖,不行撲滅,塗炭生靈,大負委任。
著革了職,錦衣衛差的當官旗,扭解來京究問。
員缺推堪任的來用,朕看洪承疇就不錯,令讓張福臻遷為延綏巡撫。
練國事姑著降三級,戴罪剿賊自贖,如仍玩縱,定行重治不宥。
三邊總督楊鶴被罷官,準備抓緊詔獄,徹底宣告了明廷對於起義軍由招撫轉為剿滅的政策上。
其實楊鶴並不是一味的主張招撫,而是打一陣招撫一陣,雙管並下。
可就是因為進入山西的闖賊錘匪做大,全都來楊鶴的縱容。
在主剿派的心中,楊鶴便成為了罪魁禍首,眾矢之的。
無論是崇禎還是主剿派的思維,覺得楊鶴的失敗,是政策上的失敗。
可楊鶴失敗的根本原因,不是起義軍的覺悟,已經提高到了,不對大明朝廷妥協的地步,而是因為類似崇禎這種人的鄙視吝嗇以及短視。
再加上洪承疇動不動就殺了投降的起義軍頭領,更讓他們無法相信朝廷。
在政策下發的同時,為了培養武人,崇禎要振興武舉。
明代一向重文輕武,武生、武舉的社會地位根本不能與文科的秀才、舉人們相比。
而且武舉通過會試後也只是酌情授予武職,不給進士的名分。
在天下刀兵紛紛,急需軍事人才的情況下,崇禎覺得這個武選的制度也該改一改。
崇禎四年武舉會試,武場考試中能揮動百斤大刀的只有徐彥琦和王來聘兩個人,但發榜時徐彥琦卻因為文場考試成績不佳而沒有中選。
崇禎了解到這個情況後大為惱火,天下軍情急迫,正是需要將才的時候,而主試者卻還是固執於重文輕武的舊規,選拔武士居然也以文章為主。
兩個狗東西!
他把主考的兩位詹事府詞臣楊世芳、劉必達逮捕嚴辦,送進大牢好好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