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芳華 第七百九十五章 知道了
大魏芳華第七百九十五章知道了自洛陽南下的好幾萬兵馬,此時尚未全部抵達襄陽。筆神閣 m.bishenge.com不過秦亮部中軍兩萬步騎,已經陸續入城。
四天之前、秦亮等才到達南陽郡治宛城,荊豫都督王昶親自趕來迎接。然而秦亮沒有在宛城逗留,中軍大部將士甚至沒有進城,眾軍徑直繼續南下、直到此時抵達襄陽。
襄陽乃荊州前線大本營,大夥終於可以紮營修整了。
出城迎駕的官員也更多,並在襄陽郡府內準備了宴席、為皇帝接風洗塵。這次秦亮沒有推辭,正好大家能先見個面。
同行赴宴的賓客,還有隨軍的幾個文武大臣、以及邪馬台女王台輿。台輿、難升米等人到洛陽朝貢之後,已得到策封,台輿的「親晉倭王」地位、相當於大晉的諸侯王。既然她被准許隨駕出征,諸如此類的場合自然能受邀參與。
此時大概是下午、距離黃昏時分還有一段時間。不過天氣不太好,細雨濛濛的天空、籠罩着雲層,光線黯淡,讓人有一種快天黑的錯覺。
一行人走進宴廳的大門,幾個人正侍立在門口揖禮。台輿發現同行的人只是闊步入內,便也沒理會門口的人。
她只是隔着臉上的白紗看了一眼,發現高矮老少都有、十分恭敬的樣子。不過離開了洛陽之後,侍從也不全是年輕好看的人了。
就在這時,走在前面的皇帝忽然轉頭,看向一個額頭圓潤的大官僚。那官員脖子上長着包,蓄着鬍鬚、也沒能遮掩住。
皇帝說了句什麼話,跟隨台輿的難升米小聲翻譯、台輿才能明白皇帝的話:「外面都有誰?叫他們也進來宴飲,別在外面杵着了。」
脖子上長包的漢子忙道:「稟陛下,有地方縣令、以及襄陽城的督郵等人。」
難升米又俯首低聲道:「晉朝一個縣、就像是邪馬台周圍的小國,可能還要大一些。縣令大概便是一個縣的王!」
這時台輿才反應過來,剛才給大夥揖禮的侍從,竟然各是一個地方的大人物!
她吃驚之餘,又恍然意識到、畢竟這是晉朝皇帝參加的宴會,那些地方大人物,在皇帝跟前確實也只是小人物而已!不過皇帝表現得太隨意了,甚至穿得也很簡單,衣裳都沒換;才讓台輿誤以為,今日不過是尋常的宴席、吃頓飯而已。
大夥依序入席。剛才門外的幾個人也進來了,隨即跪伏在地謝恩。
皇帝叫他們免禮之後,便說道:「朕起居用度之類的瑣事,爾等不用太小心,差不多就行,朕不會因為生活小事為難官吏。」
他接着回顧左右道:「江山是朕的,卿等只要盡本職之事,為朕管好地方、對百姓好點,朕便很欣慰了。尤其是現在,同心協力擊敗吳軍、方是正事。」
眾人陸續回應陛下的時候,難升米才飛快地傳譯了皇帝的話。台輿聽了大意,頓時又覺得十分意外!
今日皇帝坐的位置沒那麼高,台輿好奇之下,終於忍不住悄悄向正位看了一眼。
因為晉朝比邪馬台國大太多,台輿之前面對晉朝皇帝、主要是敬畏之心;這時再看到皇帝的模樣時,她才感覺皇帝是一個人、隱約有着溫熱的人情味。
脖頸有包的漢子叫杜預,說道:「前線有些重要情況,臣本想趁參加宴會時、儘快向陛下稟奏,故未事先安排地方官員入內。」
他說罷微微側目,向台輿這邊瞅了一眼。
皇帝秦亮道:「元凱但說無妨。」
杜預道:「稟陛下,吳軍在江陵北面,已事先建造好多處大堰,自相中以南的平地,到處都是大塘積水、淹沒了各處道路!」
他神情凝重地沉吟片刻,接着說道:「臣等還懷疑雲夢澤某處、可能藏着敵軍戰船企圖襲擾,故臣已派出斥候,前往漢水下游刺探。」
側首席位上鬢髮花白的王昶道:「陛下收取蜀地不久,蜀中糧秣難以承擔大軍所需,自北面襄陽運糧、又有數百里無人荒地。吳將朱績多半發現了弱點,故而重點盯着我軍糧道!」
皇帝聽罷點了一下頭,說道:「朕知道了。」
台輿在洛陽住了半年多,簡單的語句自己也能聽懂。剛才談的內容、好像是很嚴重很緊迫的大事,秦亮的回應居然如此簡單,她又不